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时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增强CT检查中动脉期时相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随机挑选82例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然后再对患者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93.90%VS80.49%),并且MRI扫描特异度(72.73%VS27.27%)、灵敏度(97.18%VS88.73%)方面均高于CT扫描,差异具有显著性(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二期CT增强扫描及三期CT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三期CT增强扫描,将三期图像同二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期和三期图像显示病灶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期扫描图像血管显示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期图像肿块定性诊断中,三期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中,同二期扫描相比,三期扫面虽然在病灶和血管显示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有效提升了肝脏肿块的定性价值,因此需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名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秒,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之后将结果在单排螺旋CT机上使用,经过100例实验证明其结论的实用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组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经过100例验证,准确率100%,成功率为100%。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简介:第二期附加费是指全国调整邮资后,征收的附加费,包括新实行和重新恢复实行的省,共28个,大多数省、市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邮电附加费可继续保留”而恢复征收的。
简介:本文介绍在原始状况下,天然岩心有汽驱残余油饱和度时,蒸汽—水相渗透率的测试技术。通过CT扫描测定天然岩心每一平衡点的饱和度。压降测试技术与目前公开发表的液—液系统中的测试方法是相类似的。在驱动过程中,进出口端允许有一定的热量散失,汽—水相渗透率的计算则是采用压力数据和进出口端的温度。在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的相对渗透率在考虑误差后与公开发表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很接近,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似乎低于由菜弗里特在非胶结砂子中所测定的值。由于岩心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微粒的迁移,使压力和饱和度的测定变得复杂化。而本文所介绍的测定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则是可行的,但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必须是不变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相扫描用于诊断肾细胞癌及对肾细胞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9例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肾细胞癌影像资料,并根据TNM分期对肿瘤进行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9例肾细胞癌患者经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并肿瘤分期,T期分期以及N期分期中,有55例患者肿瘤分期的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剩下的4例1例T1b期患者和2例T2b期患者及1例N0期患者肿瘤分期过高,CT诊断3例为T3a期,1例为N1期),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整体准确度为93.2%;59例患者肿瘤M期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整体准确率高达100%。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术前多期相扫描,能够准确分析肾细胞癌以及TNM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期(动脉期、门静脉期)与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3例,53例患者均进行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对病变进行术前评估和定性诊断,对二期及三期CT检查图像进行评价,将二期与三期相应的病变显示情况、血管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期与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后结果分析,患者的肝动脉、病灶、肝静脉、门静脉在影像显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二者对患者肿瘤的良恶性扫描后的定性诊断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二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相符率为64.15%,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相符率为94.34%,两组扫描相符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期扫描与二期扫描的总体诊断价值相比较,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评估中对血管显示率及病灶范围无明显作用,但增加了对肝脏肿块的定性价值,但考虑到三期扫描增加了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临床表现。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19例经手术切除病理或者体外穿刺活检证实属于胰腺肿瘤的患者,通过对其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胰腺组织病理切片以及影像学的表现,探索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其中CT临床表现为浸润实变型的为4例,网织结节或小结节型的为3例,肿块或结节型的为9例,混合型的有3例。病灶在胰腺头部的有4例,病灶在胰腺体部的有4例,病灶在胰腺尾部的有11例。其中有11例患者胰腺的病灶部位处于外周组织,有4例患者胰腺的病灶部位处于中央位置,而有4例病灶的分布呈现不规则状态。19例研究对象均未见腹腔积液。结论在胰腺肿瘤的临床的诊断中,CT扫描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最终确诊还需要病理切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