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0例长期在本院接受持续性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统计分析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服务管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然后再将3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n=180例,观察组n=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社区慢性疾病管理,主要包含健康宣教、合理用药管理。观察组依据筛查出的社区服务站护理管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实际,展开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并对两组患者慢性疾病革新管理措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患者管理需求的主要独立因素包含: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疾病防治、康复治疗、疾病注意事项以及睡眠改善。经不同管理方式管理后,观察组各项管理业务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疾病患者有着较高的护理管理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院必须要对所服务的社区慢性病人的疾病管理需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从而有效的提高社区慢性疾病管理水平,保障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真实需求,以及护理实施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0月,制作问卷调查表,对本次的48位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向患者提出有关延续性护理的相关问题,积极采纳他人的意见,对调查表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老年慢性病对延续性护理中的安全用药、复查指导和心理疏导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需求度,其中,安全用药需求度最高,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社交、肢体活动、饮食管理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共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比较不同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对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完整回答问卷及检查的共927人,其中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者(即回答正确率≥80%)占9.71%(90/927)。年龄30~44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已婚、有健康体检和血压控制达标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吸烟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脑卒中患病干预等工作,以减少患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共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比较不同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对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完整回答问卷及检查的共927人,其中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者(即回答正确率≥80%)占9.71%(90/927)。年龄30~44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已婚、有健康体检和血压控制达标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吸烟是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辽宁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脑卒中患病干预等工作,以减少患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9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6例,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生活质量评分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良好,值得在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病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病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仅常规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初次入院至6个月后随访时慢性病病情发展情况,评估指标包括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及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初次入院时,两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的临床干预中,早期干预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能够延缓病情发展,促进病情改善,早期干预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