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意象图式作为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自人的身体体验。它本身不需要任何解释,并且本身就具有意义,当被激活时,就可与范畴或概念相对应,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本文用空间意象图式解释了介词的用法;用事件意象图式解释了及物句型的句法构造。通过简要分析,旨在让英语学习者认识到图象图式可以帮助理解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和动词加宾语的句法结构。

  • 标签: 意象图式 空间意象图式 事件意象图式
  • 简介: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语言形式的独特之处则体现了人们思维的差异。省略(ellipsis),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毫无疑问能在一定程度证实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认知的角度,把省略生成的过程看作是人类大脑图式反应的过程,恰好体现了思维反应的过程。

  • 标签: 省略 意象图式 语境
  • 简介:现代西方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对语言、修辞和认知关系的假设上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因此深入考察修辞与认知的关系对修辞学的发展或有所裨益。结合意象图式、语篇分解等理论,文章对语言中的修辞行为进行分类,建立了基于意象图式的修辞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修辞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和语篇维度两个方面。说话者在每个基本语篇单位中,在语调(或句读)单位、小句、命题和话语行为四个维度上,通过对主导意象图式所对应的知觉组织原则的遵循或违背实现修辞行为,最终通过这些基本修辞行为构建整体语篇所要达成的修辞效果。

  • 标签: 知觉组织原则 意象图式 语篇分解 认知修辞
  • 简介:诗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意象是诗歌的要素之一,但由于不同文化在诗歌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因此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意象是否可以转换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探讨,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翻译的理想境界,但在诗歌的实际翻译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变通与转换,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 标签: 诗歌 诗歌翻译 意象转换
  • 简介:本文运用“意象图式”这一分析介词的有效认知工具,并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方位隐喻概念,对介词at、on、in进行分析,探究其初始意义向空间隐喻意义引中背后的认知动因。

  • 标签: 意象图式 at—on—in 空间隐喻
  • 简介:灵璧钟馗画的嚆矢源自吴道子所创设的“钟馗样”,历经民风习俗和文人文化的共同滋养,逐渐确立了独特的意象图式,在我国钟馗画领域独树一帜。灵璧钟馗画的手绘技艺和加盖“墓璧县印”最具地方特色,透视出灵璧钟馗画在民俗文化结构下特定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理念,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间绘画的本质特征,具有符号性表征意义及明显的地域特点。

  • 标签: 灵璧钟馗画 意象图式 民俗意蕴
  • 简介:中国古诗词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古诗词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大脑中建立中国的文化图式。这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

  • 标签: 古诗词 意象图式 注释
  • 简介: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隐喻观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隐喻不仅是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思考事物的方式;概念隐喻理论的中心论点被阐释为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过程。1987年Johnson所著的《思想中的身体》将意象图式概念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仍然是研究意象图式理论的最权威最系统的著作。会计作为"商业的语言",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概念隐喻资源。然而,目前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会计语篇的研究尚少,受此启发,笔者对会计学中的会计等式和相关的会计基本概念作以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分析,更加明晰了本体隐喻是如何应用于会计语言中,又如何对会计学知识框架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概念隐喻理论 意象图式 会计等式 本体隐喻
  • 简介:中国古代插图版画作为历史过程的文化生态,经历了一个动态积淀的过程。建安派、金陵派和徽州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大艺术流派:建安版画具有开创之功,而兼收并蓄的金陵版画则承上启下,徽州版画又后来居上。从早期以风格粗犷的建安版画为代表的民间趣味到以徽州版画为代表的温文尔雅的白描摹刻,从每页小图到有选择性的章节大图,中国古代版画图式转换始终处于“雅”与“俗”的矛盾与交融之中。古代图书插图版画具有商业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是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流通最快的一种大众图像,其图式转换往往都带有鲜明的文化针对性,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 标签: 插图版画 中国古代 文化意义 图式 文化传播 文化生态
  • 简介:摘要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战国时期,尸佼就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汉语方位词“上”代表典型的空间概念。本文将针对不同语境下的方位词“上”构建其意象图式,并进行隐喻认知分析。

  • 标签: 方位词 &ldquo 上&rdquo 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
  • 简介: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结合意象图式对“have+-en”构式义进行剖析,指出:“have+-en”构式兼具状态现在时、习惯性现在时、瞬间现在时、结果义、存在义以及持续义六大语义特征。该构式在表达持续义时,中心动词须为持续动词,其他情况下也可为非持续动词。“have+-en”构式存在具体例示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进行结果义、存在义与持续义间的转换。结果义与瞬间现在时、存在义与习惯性现在时、持续义与状态现在时的结合分别为建构该构式的意象图式提供了基础。“have+-en”构式的意象图式刻画加深了该语法构式的理解并对教学有一定启示。

  • 标签: “have+-en”构式 意象图式 构式义 现时关联
  • 简介:在灿烂辉煌的徽文化哺育下,安徽的油画家从自身的艺术视角出发,用风格多样的油画图式表现徽州文化,探索符合徽州文化语境的油画表现形式,展现徽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厚重的历史。本文从近年来全国性的大型油画展览中,分析研究这类作品图式的表征和内涵,探索在徽式语境下,安徽意象油画图式之美。

  • 标签: 徽州文化 语境 图式 意象油画
  • 简介: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获得的常规性样式,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本文首先分析和归纳英语中“AGAINST”概念的意象图式及其基本意义,然后着重分析其隐喻意义,意在探索AGAINST的隐喻意义在人类认知活动和语言表达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 标签: 抽象 身体体验 意象图式 映射
  • 简介:传统上,对中国古典诗歌语篇的研究主要从文体学、修辞学角度进行分析。现在也有很多学者从认知学对唐诗意象进行研究,但较少从认知的角度,尤其是意象图式这一认知理论对中国唐诗的连贯性进行解读。试用意象图式对杜甫的《绝句》连贯性进行分析,以检验这一认知理论对唐诗语篇连贯性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 标签: 认知 唐诗 意象图式 连贯
  • 简介:文学翻译要在目标文本中展示源文本所具有的美学意象,以使读者像读源文本一样得到快乐的享受。意象充满于文学作品中,建构了场景和背景,描述了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本文通过介绍诗歌、小说、散文中的意象转换,对文学翻译中意象转换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文学翻译 意象 转换 策略
  • 简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研究了小品词off的中心意象图式,并指出这种意象图式可以分为静态图式和动态图式两种。通过概念隐喻机制的作用,off的中心意象图式从基本的空间域向时间域、视觉域和情感域方面投射,形成了off的多种语义的网络系统。

  • 标签: 意象图式 空间概念 认知域
  • 简介: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分析多义动词"通る"的语义扩张,论述"通る"由意象图式转变引起的语义扩张,形成新语义的过程。解释其原型义在空间域中意象图式因说话人关注焦点的变化以及空间域,认知域的延伸使"通る"的语义得到扩张。

  • 标签: 多义动词 语义分析 意象图式
  • 简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at的基本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从基本空间语义看,介词at延伸出四种表示空间关系的深层语义。同时,通过空间隐喻,该词还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深入分析介词at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可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该词。

  • 标签: 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 空间语义 映射
  • 简介: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收集到的语料,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为分析工具,旨在探索under的概念意义如何得到隐喻延伸意义,结果发现介词under的意义之间相互联系,存在从空间域到抽象域的隐喻延伸。从这个角度分析介词语义,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和学习大有裨益。

  • 标签: under 意象图式 隐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