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能够证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应用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相关。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对CBM、CNKI、MEDLINE、PubMed、Springer、Embase、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进行检索,严格评价纳入以双膦酸盐药物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并收录有效的相关的数据资料,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0年5月。采用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评估关联强度。根据是否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根据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受试者共42 849例,双膦酸盐组患者22 605例,死亡855例,安慰剂组20 244例,死亡880例。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率相关性的为RR=0.949(95% CI:0.866,1.040,P=0.264)。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率相关性的为RR=0.996(95% CI:0.705,1.407,P=0.982),伊班膦酸盐为RR=0.802(95% CI:0.496,1.298,P=0.369),利塞膦酸盐为RR=0.915(95% CI:0.757,1.105,P=0.354),唑来膦酸盐为RR=0.898(95% CI:0.770,1.047,P=0.168),尚未发现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率的关联性。结论经meta分析发现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总死亡率未见明显降低。
简介:摘要:我国对死亡率问题尤为关注,有分省分年龄段的研究,也有构建多种死亡率动态模型的研究。死亡率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制定等多方面,研究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总结发展变动规律,深入了解人口发展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案,评估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二氧化氮(NO2)与总死亡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之间的短期关联。研究设计采用两阶段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过度离散的广义线性模型和多水平meta分析。研究地点22个低到高收入国家/地区的398个城市。主要结局指标1973—2018年逐日总死亡人数(6 280万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1 970万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550万人)。结果平均而言,NO2浓度在滞后1天(前1天)每增加10 μg/m3,会导致总死亡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6%(95%可信区间0.36%~0.57%)、0.37%(0.22%~0.51%)、0.47%(0.21%~0.72%)。在对共污染物(PM10、PM2.5、臭氧、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进行调整后,这些关联仍然很稳定。所有3种死因的暴露-反应曲线几乎是线性的,没有明显的阈值。在398个城市中,可归因于高过假定零水平的NO2浓度造成的死亡比例为1.23%(95%可信区间0.96%~1.51%)。结论这项多中心研究提供了关于NO2短期暴露与总死亡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死亡风险之间的独立和线性关联的关键证据,说明通过加强NO2的控制和监管限制标准,可获得人群水平的健康收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并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对策,希望能让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死亡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对降低死亡率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发现,全部32例新生儿死亡病例中,13例死于感染性疾病,7例死于先天性畸形,6例死于早产儿,4例死于窒息,2例死于硬肿症。结论晚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主要来自于偏远农村,不了解相关的围生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疾病知识;另外胎龄、体重以及日龄越小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和临床病死率也更高,结果显示先天畸形生活能力地下、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早产、窒息、畸形则是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