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建国以来蚕业取得的成就据市、县(市)文物考证,成都栽桑养蚕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以上.建国以来桑、蚕、茧、丝、绸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作出巨大贡献.但我市蚕桑生产也跟全国、全省一样经历了起伏升降的复杂过程.历史最高年1994年有11个县(市)、123个乡(镇)栽桑养蚕,全市有桑树2.8亿株,养蚕13.8万(盒),生产蚕茧3,688吨,农民养蚕收入4,000余万元,有2座年生产20万张的蚕种场,丝绸加工缫丝、织绸、印染、绢纺、成衣誉遐尔,"蜀绣"更是驰名海内外,配套加工能力和蚕桑科技力量,出口丝绸产品历来是成都丝绸行业所具有的传统优势.1999年由于市场及诸多因素,发种和产茧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养蚕27,567盒,产茧720吨,有桑树3,720万株折2,400公顷.
简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转机建制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实施再就业的重要内容。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部分职工中残留着不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观,主要表现为一“等”即等待安置,不少职工认为自己是国有企业职工,现在企业要我下岗,那么重新上岗就要有国有企业包为下来。二“靠”即靠企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饿不死人,靠在企业的“大锅”上总会有饭吃;三“怕”即怕再就业自己无技术,无专长,加上年纪偏大,不好竞争新岗位和社会歧视以及失去依靠,担心就业后企业撒手不管。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生病,退休得不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