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窗户”,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概括,是文章内涵的望孔。抓住课文题目的特点进行研读,将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点睛之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特点,切入课文中心,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行文脉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从研究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感受、把握高考的脉搏,总结出了近几年全国卷地理试题的一些典型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掌握复习的方向。让冲刺高考的复习更加有效,让复习更加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能成功的通过高考,走向成功!
简介:摘要:自新课改推行以来,一线化学教师肩负了比以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在教学环境有限、化学知识点繁而杂、化学高考竞争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化学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必须通过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步伐,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方式,实现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打造“高效化学课堂”,我做了诸多的尝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分布,为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NCHD)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国家NCHD筛查项目数据库,描述0~100 m、600~700 m、900~1 100 m、1 400~1 600 m、1 900~2 100 m和2 200~2 500 m海拔地区26 766名新生儿SpO2的分布,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SpO2的差异。结果0~100 m、600~700 m、900~1 100 m、1 400~1 600 m、1 900~2 100 m和2 200~2 500 m海拔地区新生儿右手的SpO2分别为97.7%±1.4%、97.1%±1.1%、96.1%±1.3%、96.0%±1.7%、95.9%±1.7%和95.5%±2.4%,任意一足的均SpO2分别为97.7%±1.4%、96.9%±1.1%、96.3%±1.4%、96.0%±1.7%、95.6%±1.8%和95.2%±2.7%。不同海拔地区间新生儿的平均SpO2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手:F=1 248.35,P<0.001;任意一足:F= 1 280.45,P<0.00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新生儿右手和任意一足的SpO2呈线性降低趋势(均P-trend<0.001)。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新生儿SpO2呈降低趋势,提示目前基于海平面地区SpO2的NCHD筛查阈值范围可能不适用于更高海拔地区的新生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自主呼吸患者深吸气时潮气量(VtDI)对脉搏压力变异度(ΔPPDI)的影响,并验证是否以VtDI校正ΔPPDI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液体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FR)的能力。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和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ICU确诊的、符合第三版国际共识诊断标准的自主呼吸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0 mL进行容量扩张(volume expansion,VE),VE后每搏输出量变化率(ΔSV)≥15%为液体反应者,否则为液体无反应者。VE开始前,在平静呼吸以及深吸气时测量脉搏压力变异度(ΔPPTB和ΔPPDI)和潮气量(VtTB和VtD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ΔPPDI与VtDI、ΔSV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以及灰区范围评估参数预测FR能力,并计算灰区范围误分类代价比(R)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结果最终纳入31例患者,17例为液体反应者;液体反应者的ΔPPDI显著高于无反应者[(19.1±7.4)% vs(11.2±4.5)%,P=0.001]。ΔPPDI预测FR的AUC为0.832显著高于ΔPPTB的0.580(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tDI和ΔSV均是ΔPPD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经VtDI校正的ΔPPDI (ΔPPDI/VtDI)的AUC显著高于单独使用ΔPPDI (P=0.03)。采用正常液体策略时(R=1),ΔPPDI/VtDI的灰区范围为12.7~14.5,包含19%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策略时(R=2),ΔPPDI/VtDI灰区范围为12.8~14.5,仅包含6.5%的患者。结论在完全自主呼吸的脓毒症患者中,ΔPPDI预测FR具有中度的准确度,以VtDI校正ΔPPDI后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劳动教育却早已势微,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借助幼儿更能直接接触、理解的四季特点开展劳作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追寻科学教育的本真。
简介:摘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收集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的1 7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按夜间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短(≤6 h)、中等(>6 h且≤8 h)和长夜间睡眠时间组(>8 h)。baPWV≥1 6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短、中等和长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9.7%,30.8%和38.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中等夜间睡眠时间组相比,长夜间睡眠时间组和短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的OR值分别为1.317(P<0.05)和1.169(P>0.05)。对性别进行分层,与中等夜间睡眠时间组相比,女性和男性患者长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的OR值分别为1.735(P<0.05)和1.131(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长夜间睡眠时间与baPWV升高有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21例,年龄60~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PVI指导下补液;对照组30例,在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指导下补液。通过Masimo Radical-7和SedLine连续监测患者PVI、灌注指数(PI)、患者状态指数(PSI),术中PSI保持25~50。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2)围术期观察指标,包括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尿量,以及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警觉/镇静(OAA/S)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血流动力学及容量指标,包括患者入室6 min(T0)、插管后6 min(T1)、切皮时(T2)、胃肠吻合后(T3)、拔管后6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PVI、PI、中心静脉压;(4)炎症细胞因子及动脉血乳酸指标,包括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中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及乳酸。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两组患者拔管时间、PACU时间、OAA/S评分、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术中晶体输液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术中胶体输液量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P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中心静脉压和PVI均高于观察组,前者在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PI、对照组心率、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0时比较,观察组心率T1~T3逐渐降低、T4时升高,对照组平均动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中心静脉压T1时降低、T2~T4时逐渐升高,两组PVI T1~T4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两组患者内毒素、C反应蛋白、乳酸在术后第1、3天均高于术前,且术后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VI监测应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能较好地指导液体管理,维持合适的循环容量和组织氧供需平衡,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机体快速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接受规律随访的腹透患者。采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仪测定CF-PWV,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超负荷液体量(overhydration,OH)。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或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20年7月31日)。根据CF-PWV测量值分为CF-PWV≤10 m/s组和CF-PWV>10 m/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透患者CF-PWV升高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24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33例(59.4%),年龄(55.2±13.4)岁,中位腹透龄22.3(6.5,59.3)个月,合并糖尿病者47例(21.0%),有CVD病史者37例(16.5%)。中位CF-PWV 9.6(8.4,11.4)m/s,其中CF-PWV>10 m/s者105例(46.9%)。与CF-PWV≤10 m/s组相比,CF-PWV>10 m/s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有CVD病史者占比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70,95%CI 1.043~1.099,P<0.001)、合并糖尿病(OR=3.693,95%CI 1.646~8.287,P=0.002)、高OH(OR=1.238,95%CI 1.034~1.483,P=0.020)是腹透患者CF-PWV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至研究终止日期,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4(25.6,41.7)个月,随访期间24例(10.7%)患者死亡,其中19例为CVD相关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CF-PWV≤10 m/s组相比,CF-PWV>10 m/s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Log-rank χ2=6.423,P=0.011)和CVD相关病死率(Log-rank χ2=6.243,P=0.012)均显著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HR=1.057,95%CI 1.010~1.107,P=0.018)及CVD相关死亡(HR=1.062,95%CI 1.009~1.118,P=0.02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僵硬度升高在腹透患者中较普遍,年龄增加、合并糖尿病及高容量超负荷是CF-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CF-PWV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和CVD相关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3例严重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监测方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3±13)岁]与常规监测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9±9)岁]。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常规监测组通过监测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PiCCO监测组患者行PiCCO监测,在常规监测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综合患者情况及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追求参数达到正常水平)指导液体复苏。统计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胶体系数与电解质系数[同时将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电解质系数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0.75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比较]、总补液系数、尿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 h乳酸、碱剩余水平及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病死比例;统计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24、48、72 h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水平以及这些指标异常的病例数。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或单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结果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的胶体系数为(0.69±0.15)mL·kg-1·%TBSA-1,明显少于常规监测组的(0.85±0.16)mL·kg-1·%TBSA-1(t=-2.612,P<0.05);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比较,仅常规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明显增多(t=2.847,P<0.05)。2组患者伤后第2个24 h胶体系数及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总补液系数、尿量相近(t=0.579,-0.011、0.417,-1.321、-0.137,0.031、1.348,P>0.05)。2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后48 h乳酸水平、碱剩余水平、氧合指数及入院后24 h氧合指数相近(t=-1.837、0.620、0.292,-1.792、1.912、-0.167,1.695,P>0.05)。PiCCO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分别为(4.8±1.4)、(1.2±5.5)mmol/L,明显优于常规监测组的(7.0±1.5)、(-2.8±3.0)mmol/L(t=-3.904、2.562,P<0.05或P<0.01)。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0.699、-0.697,P>0.05),病死比例相近(P>0.05)。PiCCO监测组患者GEDVI和ITBVI在伤后24、48 h低于正常值低值,在伤后72 h处于正常值范围;心脏指数逐渐升高,于伤后48 h恢复正常;SVRI在伤后24 h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至正常;EVLWI均数在伤后各时间点均<10 mL/kg。伤后24 h,PiCCO监测组≥8/15的患者大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之后异常比例有所下降。结论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结合患者综合情况,不以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为目标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可减少胶体的使用量,更好地改善组织灌注,复苏效果优于常规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超过1.1 mm者归为硬化组(n=83),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归为对照组(n=97);检测并比较2组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IMT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硬化组患者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3±0.7) mmol/L、(3.7±0.9) mmol/L],高于对照组[(1.9±0.5) mmol/L、(3.0±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硬化组患者baPWV、hs-CRP、Lp-PLA2、MD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MT与baPWV、Lp-PLA2及MDA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与SOD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baPWV、Lp-PLA2、MDA表达上调,可能是影响此类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