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术后1、3、6、12及24个月不同时间段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数值变化。【结果】50例患者全部完成保胆取石手术,无胆汁瘘、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10±1)d。随访手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胆囊壁厚度,从(0.21±0.03)mm到(0.23±0.02)mm,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各时间段胆囊壁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从手术前的(57%±12%)减少到(49%±10%),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胆囊壁厚度3个月恢复到60%±13%,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胆囊收缩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生理功能无影响的优点,是手术解决胆囊结石的重要手段。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 48例)和下壁心梗组( 50例)。所有患者在 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 100万~ 150万 U尿激酶, 并在 30 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 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 3 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占 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 6例, 占 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 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 28例心律失常现象, 其中 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58.33%, 死亡率为 6.25%。下壁心梗组出现 32例心律失常现象, 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64.00%, 死亡率为 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 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的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厚度的改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120例(240眼)行SMILE且完成1年随访的低、中、高度近视患者,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角膜顶点和直径2 mm、6 mm同心圆上的角膜厚度,比较术后相邻时间点同一区域及同一时间点不同区域角膜厚度的变化(△CT)。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组患者术后1 d至1周角膜不同区域△CT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至1个月角膜变薄(P<0.05);术后1个月至3个月角膜各个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P<0.05);术后3个月至1年,不同区域△CT均为正值且逐渐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至1年角膜增厚均呈现递减趋势,且中央增厚较周边明显。3组之间比较,顶点、2 mm同心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 mm同心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中央区厚度(顶点、2 mm圆)增加量与等效球镜度(SE)、切削深度(AD)呈正相关(r=0.73,P<0.001;r=0.38,P<0.001),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RBT)呈负相关(r=-0.27,P=0.01)。高度近视组中央区厚度(顶点和2 mm圆)增加量与眼压(IOP)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SMILE术后角膜厚度逐渐增加,3个月时基本稳定,且中央增厚较周边明显,近视度数越高增厚越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前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患者IRA为左前降支(LAD),占总数的35%,35例患者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其中23例发生在RCA近段(67%);C组为RCA和LAD同时闭塞,仅1例,D组RCA慢性闭塞。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II导联,在V1导联>V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段抬高幅度在V3导联>V1导联。
简介:利用1961到2001年,41年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热源,分析每10年热源最大值层高度距平的变化。利用EOF,分析6月份高原大气热源最大值层高度异常和高原大气热源最大值层的加热率值。最后对高原最大加热层高度异常年大气环流进行合成分析,了解高原热源厚度的异常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1961到2001年.41年中,60年代跟70年代高原上热源最大值层高度与多年平均相比偏高,在80年代到90年代,高原上热源最大值层高度较多年平均偏低。热源最大值层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对高原热源高度距平的EOF分析表明,高原中部热源最大值层高度与高原两侧热源最大值层高度显示出正负相反的形势,热源最大值层高度呈现出年代际的变化。(3)对热源最大值层加热率值的EOF分析表明,高原东部热源最大值层加热率值和高原西部热源最大值层加热率值显示出正负相反形势,热源最大值层加热率值也呈现出年代际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硅油填充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及屈光状态对其的影响。方法临床自身对照研究。2019年1~7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例50只眼及对侧眼50只纳入研究。所有患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手术后1个月,患眼行医学验光,根据检查结果订制软性角膜接触镜,并佩戴24 h。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采用频域OCT测量受检眼SFCT。观察硅油眼屈光矫正前后的SFCT变化。硅油眼与对侧眼SFCT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手术后1个月,硅油眼平均屈光度数为(+6.38±1.12)D。硅油眼、对侧眼平均SFCT分别为(247.12±17.63 )、(276.32.55±17.63)μm;硅油SFCT较对侧眼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1 )。硅油眼屈光矫正后平均SFCT为(276.32±24.86)μm;与屈光矫正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P<0.001 );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0.05 )。结论硅油眼SFCT较正常眼明显变薄;屈光矫正后可恢复。
简介: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月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局提供的1948--2010年逐月海温再分析资料,分别定义了1000--500hPa和500—200hPa厚度,利用EOF、SVD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对流层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面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平均厚度EOF第一模态均具有北太平洋及附近高纬度亚洲大陆地区与北美大陆高纬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而夏季第一模态则是北半球范围内较一致的位相分布;冬、夏季平均厚度EOF第二模态均突出体现了欧亚大陆及附近地区与北半球其他地区反位相变化的特点;冬、夏季厚度场的变化形势与大气环流及海面温度具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