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是其主要特点。既往认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炎症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研究提出免疫反应及神经异常也参与了干眼的发病机制。随着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包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将治疗干眼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其一增加泪液质量,改善泪膜稳定性:包括泪液替代治疗(补充水液成分、黏蛋白成分、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以及维生素类制剂、自体血清等),促泌剂(促水液分泌剂以及促黏蛋白分泌剂)及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其二针对病因治疗,改善眼表微环境: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黏附因子抑制剂、其他新型抗炎模式、抗生素、重建微生态平衡、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31-339)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永存动脉干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探讨死亡及再手术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8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4例永存动脉干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39例,其中新生儿5例(6.0%),小于1岁67例(79.8%)。Van Praagh分型A1型36例,A2型34例,A3型7例,A4型7例。重建右心室流出道使用自体组织34例,心外导管50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148.0±46.9)min,主动脉阻断(91.0±25.9)min。早期死亡13例,晚期死亡3例,10年生存率为79.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近远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16例接受了19次再手术,10年免于再手术率为10.8%。年龄小于3个月(P=0.014)和重建新的肺动脉瓣(P=0.021)会显著增加再手术风险。结论永存动脉干根治术后患者疗效满意,但再手术率较高。低体质量、小年龄、显著的动脉干瓣膜反流、合并主动脉弓中断或冠状动脉畸形均不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年龄小和重建新的肺动脉瓣会显著增加再手术的风险。
简介:摘要 :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利川压气站压缩机为 GE新比隆 PCL503型离心式压缩机。工作介质为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危险气体,因此密封装置的优良性直接影响管道安全生产运行。本文通过详细阐述干气密封的结构、工作原理,并介绍干气密封使用注意要点。
简介:摘要亚洲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干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干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干眼人群的特点对干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7年的系统研究,于2020年形成了新的亚洲干眼分类共识。亚洲干眼共识的发布有助于眼科医生和患者对干眼发病机制的理解,使得干眼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具体、可行,促进了干眼精确性治疗研究的进展。2017年ADES在The Ocular Surface发布的《关于干眼定义和诊断的新观点:ADES的共识报告》及2020年在Eye and Contact Lens发表的《关于干眼分类的新观点:ADES的建议》是亚洲地区干眼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这2个文件中关于亚洲干眼的新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眼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干眼有了更多选择。为契合中国干眼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需求,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结合近年中国干眼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形成进一步共识意见,希望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干眼治疗向综合化、个体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07-913)
简介: 摘要:随着电除尘器 ( ESP)安装数量的增加 ,以及对未来持续增长的预测 , ESP技术已经并将继续应用于多种场合,湿式和干式电除尘器技术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两种技术都出现了不少关于适应性的问息,各自存在优势和局限性。
简介:摘 要:羰基铁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测量仪表的准确、稳定地工作。本文介绍的干式气柜中介质的物位测量是其中一个难题。基于雷达液位计在干式气柜中的物位测量,首先要有正确的选型、安装,其次要有准确的量程范围设置,正确的日常维护、使用以及对故障的分析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