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医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针对母婴健康的医疗手段日益娴熟,其中断脐的时间控制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断脐实则属于一种人工干预性的措施,需要产科医师结合实际情况即临床经验进行相关的操作。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青睐于采用延迟断脐的操作方式。目前认为,足月儿的即可脐带结扎(immediatecordclampingICC)时间为出生后15s内结扎脐带,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cordclamping,DCC)时间为出生后至少30s,或等到脐带搏动停止结扎脐带.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的脐部质量,帮助其心肺获得更好的适应能力,降低败血症以及贫血症状发生的概率。本文选取了自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临床收治的共计12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围绕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的课题展开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结扎脐带对足月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700例,参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0例产妇做分组处理,由其中350例接受常规结扎脐带处理的产妇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0例接受延迟结扎脐带的产妇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新生儿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出血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降低其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以及产妇出血量,这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最佳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机,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的心肌细胞情况进行观察。方法2014年4-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为采取延迟结扎脐带(延迟120s结扎),对照组30例采用分娩后立即结扎脐带(生后15s内)。生后8h及72h分别静脉采血测定人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ANP)、人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1生后6h实验组与对照组的NT-ProANP分别为5831.00(4915.50-6929.50)fmol/mL和5776.50(4560.00~6937.50)fmol/mL,NT-proBNP分别为222.50(186.75~276.00)fmol/mL和250.50(199.50~311.00)fmol/mL,CK-MB分别为51.00(39.7~68.25)U/L和44.00(32.75~55.25)U/L,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72h实验组与对照组的NT-ProANP分别为4849.00(3775.00~5882.00)fmol/mL和4666.50(3720.50~5479.50)fmol/mL,NT-proBNP分别为267.00(203.00~299.25)fmol/mL和266.00(198.75~312.50)fmol/mL,CK-MB分别为29.50(22.00~35.25)U/L和22.50(20.00~28.50)U/L,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在增加新生儿血容量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新生儿的心肌细胞的负荷,亦没有导致心肌细胞的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脐带延迟结扎效果及对血红蛋白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参考对象60例,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其指导原则以电脑随机法为主,且临床检查发现,全部新生儿均为足月分娩;其中,娩出10s后对脐带立即结扎为对照组,娩出2min后延迟结扎脐带为研究组,比对2组最终成效,包括:临床指标(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并发症情况(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结果:关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新生儿娩出24h后,数据有意义,(55.91±6.02%、190.54±20.58g/L、3.33%)VS(66.57±8.34%、204.79±27.65g/L、23.33%),且研究组居更高水平,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新生儿(23.33%)、研究组新生儿(26.67%)无区别性,P>0.05。结论:对于足月分娩新生儿,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提升方面,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提升方面,可选取延迟脐带结扎措施,效果明显,推广意义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新生儿脐带结扎(UCC)现状及实施延迟脐带结扎(DCC)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我国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7个地区中,以2∶1比例随机抽取2~3个省,共计16个省的126家医院。以这126家医院工作的新生儿科医师、产科医师及助产士/师为调查对象。本研究自行设计《新生儿娩出后脐带结扎方式调查问卷》(以下简称为《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②被调查对象对DCC的认知程度;③被调查对象认为影响DCC实施因素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最终回收《调查问卷》为5 005份,其中,来自综合性医院的符合填写要求《调查问卷》为2 280份(45.55%),妇幼保健院为2 725份(54.25%)。5 005份《调查问卷》中,由助产士/师、产科医师、新生儿科医师填写分别为2 253份(45.01%),1 541份(30.79%)和1 211份(24.20%)。②回收的5 005份《调查问卷》中,知晓DCC相关知识者为4 325位(86.41%),实施者仅为921位(18.40%)。③被调查者主要从专家讲座(62.87%)、科室规范(53.50%)、文献检索(42.94%)和国际指南(40.00%)等途径获取有关DCC相关知识。④对DCC实施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类型(OR=0.530, 95%CI:0.355~0.837,P=0.006),医院等级(OR=0.450,95%CI:0.364~0.556,P<0.001),分娩方式(OR=35.772,95%CI:20.753~61.660,P<0.001),是否早产(OR=3.914,95%CI:2.178~7.033,P<0.001),认为操作是否便捷(OR=2.577,95%CI:0.001~0.014,P<0.001),是否有科室规范(OR=1.187,95%CI:0.767~0.838,P=0.015)和认为能否便于新生儿窒息复苏(OR=0.021,95%CI:0.010~0.142,P<0.001)是DCC实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临床工作者对DCC的知晓率高,但实施率低。临床实施DCC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中国建立明确的实施DCC指南或专家共识,对优化产科新生儿分娩的UCC临床实践非常必要。
简介: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92例)和对照组(例508)。观察组延迟脐带结扎2min,对照组娩出后10s内结扎脐带。比较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每日经皮胆红素平均值、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每日经皮胆红素平均值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胆红素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压积均值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黄疸无明显影响,不增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可增加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但均无高粘滞血症临床症状,不需治疗。不会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结扎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对第48小时残脐干燥情况,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情况,第15-20天脐带小窝完全愈合情况、残脐血肿以及脐带扎断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残脐出血的例数,第15-20天脐窝愈合以及残脐血肿例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效果较好;而两组脐带扎断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儿和早产儿均获益良多。对于足月儿,延迟脐带结扎可提高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水平,增加铁储备,促进早期生长发育;但同时需光疗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稍有增加,因此,采取延迟脐带结扎的医疗机构需确保对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救治能力。对于早产儿,延迟脐带结扎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新生儿循环过渡、增加血容量、降低输血率、降低坏死性小肠炎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对于产妇,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亦不增加失血量;同时,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导致产妇产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显著变化,也不会增加产后输血率。基于对大多数新生儿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其他指南建议,2020年12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建议,对于有活力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应在娩出至少30~60 s后再行脐带结扎。但考虑到医疗条件不同,应根据母儿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实施延迟脐带结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质脐带使用气门芯结扎法结合粗棉绳结扎法在新生儿残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胶质脐带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只使用粗棉绳结扎法,观察组最先使用气门芯结扎法,如若不成使用粗棉绳结扎法后再套入气门芯。结果观察组脐部渗血,脐部出血,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脐部干燥和脐部脱落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胶质脐带,气门芯结扎法最优先选择,气门芯若套不过去选择粗棉绳法后再套入气门芯,可明显减少脐部渗血,脐部出血,并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值得产科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粗棉线结扎法和气门芯低位结扎法两种脐带结扎方法在新生儿残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粗棉线结扎法,观察组用气门芯低位结扎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护理过程中脐带干燥时间、脐带脱落时间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干燥和脐带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部渗血、脐部出血、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门芯低位结扎脐带可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脐部尽早愈合,减少脐部并发症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掌握、经济可靠,值适合产科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