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观察老年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行床旁支气管镜治疗后肺通气情况,并观察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ICU)SA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及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变常规吸痰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及第1、3、5天时通过EIT收集的兴趣区域(ROI)4区(ROI4)值,同时记录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共7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7例、试验组41例。试验组患者于第1、3、5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ROI4区域气体分布值分别为(2.24±0.77)%、(7.05±0.77)%、(12.34±1.47)%,与对照组(0.49±0.65)%、(2.49±0.87)%、(5.57±0.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10.85、24.56、26.54,均P<0.001);试验组患者于第1、3、5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2.22±0.88)d、(18.41±1.12)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14.65±0.92)d、(21.14±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11.01,均P<0.001)。结论对于老年SAP患者,间断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有效改善背区肺通气情况及改善患者肺呼吸力学变化,促进早期脱机及减少ICU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电阻抗断层成像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通过在体表测量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引起的电阻抗变化,并采用一定的图像重建算法得到体内电阻抗分布或变化的图像,来反映病变信息。该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实时、经济及便携等优点。临床初步研究表明,无创电阻抗成像技术对卒中、脑肿瘤、癫痫灶定位和脑水肿监测具有良好的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针对电阻抗成像的技术原理、成像方式、分类及该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电阻抗断层成像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通过在体表测量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引起的电阻抗变化,并采用一定的图像重建算法得到体内电阻抗分布或变化的图像,来反映病变信息。该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实时、经济及便携等优点。临床初步研究表明,无创电阻抗成像技术对卒中、脑肿瘤、癫痫灶定位和脑水肿监测具有良好的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针对电阻抗成像的技术原理、成像方式、分类及该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新型的床旁肺通气监测技术,它可以实时显示肺部气体甚至血流灌注的分布,具有连续监测患者的肺区域性通气状态及其对治疗反应的优点。由于EIT技术目前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而在慢性气道疾病方面的应用较少。本文根据新的循证医学依据,探讨EIT在慢性气道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提出新理念和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盐水对于治疗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效果。方法将52例于我院经确诊,需要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以每组26例计算,分别记名为“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此两组中给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肺脑复苏医治方法治疗,而高渗盐水组则在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病情医治的基础上,对其用药高渗盐水。观察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用药方式的治疗后,高渗盐水组总有效率为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渗盐水组中患者的症状缓解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心肺脑复苏,与单纯使用常规心肺脑复苏方式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肺电阻抗断层成像(EIT)作为一项相对较新且快速发展的技术,实现了床旁可视化肺通气和肺灌注监测,越来越被临床接受和应用,在重症呼吸管理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我国尚缺少EIT相关临床应用共识标准。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标准委员会、北京肿瘤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重症肺电阻抗工作组经过系统性文献复习EIT相关的动物和临床研究,广泛征求国内多学科专家意见,通过改良德尔菲法组织专家讨论,形成关于EIT方法与图像分析、重症呼吸治疗应用、存在问题与技术进展三方面,共计23条推荐意见,以促进EIT在重症呼吸管理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采用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治疗的患儿共计100例进行分组,在对照组中需纳入50例,在观察组当中需要纳入余下的50例,其中在对照组当中需要通过生理盐水的方式来进行鼻腔的冲洗,而在观察组当中对于患者则需要通过高渗盐水的方式来进行冲洗,分析在此次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了此次治疗之后,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结果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高渗盐水的治疗模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实际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3%高渗盐水局部冲洗对鼻窦炎各种症状的改善,缓解病人痛苦,对临床中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诊断明确的急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3%高渗盐水250mL冲洗,每天一次,持续1周;对照组无盐水冲洗其余治疗方式相同,在治疗过程的第3天和第7天,分别比较两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对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急性鼻窦炎患者使用3%高渗盐水冲洗,对粘膜水肿症状可有效减轻,促进鼻窦引流,抑制细菌生长,并能提高粘膜上皮电渗透性,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