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在纂修志书中的本地“建置沿革”时,常有一些重要的古代建置,因文献记载简略、零碎,使后人对设置的原因和具体情况难以明了。对这些建置,需要多方搜集资料,进行考证,把问题搞清。本文出于此种目的。对唐在幽州设置的都督与节度使作一初步考察。

  • 标签: 唐代 幽州 都督府 节度使 政治制度
  • 简介:近年来,关于唐代地方高级政区建制——都督,在唐史研究领域,虽有学者涉及,但尚无系统研究。令人欣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艾冲教授潜心撰著的《唐代都督研究》(27万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一书为我们再现了久已被历史尘封了的唐朝高层政区的真相。

  • 标签: 唐代 全景图 评介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 地图出版社
  • 简介:万岁通天年间(696)至开元年间(741),营州都督二度侨治。《旧唐书》、《新唐书》对此均有记载,但不尽相同。从史籍中的不同记述考证,武则天时期契丹的叛乱,直接影响了营州都督的管理,导致了营州都督的第一次侨治,其完成侨治时间最迟在神龙元年。开元五年营州都督由渔阳迁回柳城。营州都督的复治一方面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幽州的压力。仅仅三年之后,营州都督又迁到渔阳,再次侨治。

  • 标签: 营州都督府 幽州都督府 侨治 契丹
  • 简介:本文依据最新公布的考古材料,首先对撰写时间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评析;其次,判定撰成于武周长寿元年(692),在武周证圣元年(695)和开元初年(约719)两次少有补续;并进一步推断692年撰成时当为"沙州都督图经卷第一"、695年补修后为"卷第二".

  • 标签: 敦煌文书 《沙州都督府图经》 撰修时间
  • 简介:都督政区是唐代地方高级行政区域。本文首先论述都督政区与州政区间的关系,强调两者是上级与下级的统属关系,绝非同级政区之并列关系,并历述都督政区的诸多特征。接着重点探讨唐代都督政区的发展变化和建制沿革。继而论述唐代后期都督制与节度司制的沿革关系,认为就管理职权而言,两者是前后继承关系,节度司政区系取代都督政区而兴起;就机构实体而论,两者则是主从同时并存之关系,从而使都督建制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地位更为明确。

  • 标签: 唐代 都督府政区 地方高级行政区划建制 纵向结构层次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唐代河曲地域4个都督政区的建制沿革、管区变迁和府际边界的基本位置.河曲4府的建制沿革可分作武德至贞观、永笑至景云、先天至天宝3个阶段.天宝年间河曲4府辖区相对稳定,灵府管2正州、7羁縻州,夏府管4正州、9羁縻府及1羁縻州;胜府管2正州;丰府管1正州.灵府与丰府的边界线实际在今库布齐沙漠(唐时库结沙)西段中部,再由此逶迤往西抵达黄河与乌加河的分汊处;夏、丰2府的边界实际位于今库布齐沙漠东段中部一线,亦即唐代"胡洛盐池"北面、纥伏干泉东西一带(今杭锦旗北部),边界向东抵达一条北流注入黄河的小河西岸;麟州与胜州的边界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南流之窟野河与北注黄河之母化河、虎嘶太河的东西走向的分水岭上,向东越过黄甫川上游而达黄河西岸;夏府与安北府直管区的边界应在今北流入黄的几条小河的发源地,即自巴龙梁向西延续的分水岭高地.

  • 标签: 都督 河西 政区 唐代 建制 边界线
  • 简介:辛亥各省光复,防奸锄奸成为重要任务。由于坊间传闻、媒体报道以及别有用心者的攻诋,加上汉奸罪是政治而非法律术语,使得锄奸范围事实上大为缩小,汉奸问题却看似乱象纷呈。实则以沪军都督为代表的各省军政权和南京临时政府,都力求在确保政权稳固和树立文明形象之间取得平衡,分设了侦缉和执法机构,相互制约,严格掌控汉奸的指认及处置,有效地防止了滥捕乱杀。而政坛变幻波谲云诡,昔日的汉奸不断转身成为共和的元勋,判断汉奸的尺度差异,不但造成各地光复政权之间的裂痕,而且使得领袖与基层出现严重分歧,考验着革命党的政治伦理。

  • 标签: 汉奸 辛亥革命 光复政权 沪军都督府
  • 简介:熊津都督是唐、罗共灭百济后唐朝在百济故地建立的五个都督之一。本文以历任熊津都督为线索,探讨了熊津都督从初置时的羁縻府到唐朝在百济故地的军事驻地,又到羁縻府的性质演变过程;从唐朝对百济态度的转变入手,考察其对高句丽的战略由主要从北线出击到南北夹击的转变。作者认为,导致唐、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唐朝令新罗割还其所占领的"百济旧地",并欲将整个"百济旧地"(即"高句丽南境"及百济故地)与高句丽做通盘考虑,使之同归安东都护府治下。这影响到新罗的既得利益,因而直接激起了新罗的反抗。

  • 标签: 熊津都督府 百济 安东都护府 羁縻府 刘仁轨 句丽
  • 简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不仅南方各省先后脱离清王朝独立,在北方清政府控制下的一些省份,革命党人的起义活动亦是此伏彼起,伊犁地区的新军起义即是发生在新疆的重要革命事件。

  • 标签: 起义 新军 辛亥革命 都督 革命党人 清王朝
  • 简介:幽州与敦煌均是唐朝的边陲重镇,中西交通之枢纽。本文利用敦煌文书与幽州的材料比对,系统探讨幽州地域社会及两地的文化交流。据敦煌文书S.529背面,中晚唐五代时期,幽州地区经济优越、佛教发达、带有胡化气息。这些特征在契丹统治之下几乎全盘保留下来。敦煌藏经洞发现辽燕京高僧诠明和幽州石壁寺沙门传奥的著作,说明幽州与敦煌有佛教文化交流。敦煌写卷本与应县木塔《契丹藏》残卷中都发现诠明的著作。前者是“民间文本”,后者是“官方文献”。从晚唐、五代到辽,幽州地区虽然政权更迭频繁,但民众的经济生活、精神文化及佛教格局却几乎没有变化。

  • 标签: 敦煌文书 幽州 佛教文化交流 晚唐五代时期 敦煌藏经洞 中西交通
  • 简介: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东晋国家严格控制征讨都督的设置权力.征讨都督实际上是国家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兼领职.征讨都督具有比较明确的等级区分,具有持节的权力和比较明确的称号.征讨都督可以统率中军、外军以及州郡兵,可以行使军事惩罚权,可以有效地指挥参与征讨作战的将军.征讨都督与当时国家的各种名号的将军以及都督诸州军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都督诸州军事兼领征讨都督职,因而,就使它具有在都督区外作战、统率都督区外的军队的权力,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扩大都督区的范围.对征讨都督在战争中起到的这种作用,是不应该忽视的.

  • 标签: 东晋 征讨都督 将军制度 都督诸州军事
  • 简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 标签: 兰亭 幽州 黄河
  • 简介:古人的诗文中经常出现登高望远、登楼感怀的题材。那些作品中,有朋友聚会的快乐,有思念亲人的忧愁,有胸怀天下的壮志,也有着无处述说的孤独和感伤……

  • 标签: 《登幽州台歌》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 简介:赏析诗词解趣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

  • 标签: 东吴 年龄 周瑜 都督 两位数 江东
  • 简介:公元675年,山西大才子王勃赴交趾(今海南)省亲路过南昌,正好时近重阳佳节,于是决定在南昌逗留几天,一来体察一下这座江南名城的风土人情,二来想登临滕王阁饱览一番赣江两岸的山光水色。第二天,适逢滕王阁重修竣工。阎

  • 标签: 王子安 礼贤王子 阎都督礼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