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眼球后壁形态分类对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起关键作用。目前眼球后壁的主要检查手段有检眼镜、B型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检眼镜对眼球后壁形态分类评估的参考客观性较差且较困难,B型超声检查的显示范围局限且不准确,3D-MRI可全方位且清晰地显示眼球后壁形态,OCT可观察巩膜曲率变化,可用于近视性眼底病变的研究,但扫描范围有限。广角OCT(WF-OCT)联合高分辨率3D-MRI用于眼球形态分类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对检眼镜、B型超声、MRI以及OCT用于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后壁形态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估不同类型的眼球后壁形态对视力和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影响,为临床客观评价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青少年近视眼轴增长与近视度数增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1 011例1 011眼,均取右眼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收集的所有患者相关参数用于训练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构建模型时输入的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中央角膜厚度(CCT)、平均角膜曲率(K-mean)、可见虹膜直径(HIVD)、晶状体屈光度和眼轴长度(AL),输出的参数为等效球镜度(SER)。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把所有收集的数据随机分为5个组,其中4个组用于训练模型,1个组用于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整个过程重复5次。根据不同模型训练后的R值和R2值的大小评估各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预测准确性最好的模型讨论眼轴增长与SER增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基于5折交叉验证的6种机器学习运算方法的预测准确性R值和R2值比较表明,模型以立方支持向量机(Quadratic SVM)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最好,R值为0.99,R2值为0.98。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晶状体屈光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1,P<0.01)。经Bennett-Rabbetts公式计算表明,6岁近视群体较18岁近视群体的平均晶状体屈光力大。该机器学习的模型表明,AL增加1 mm所对应的SER变化并非恒定值,为0~-3.00 D,这主要取决于AL增加1 mm所需要的时间跨度,AL增加1 mm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其所对应的近视增长度数越小。当AL增加1 mm时间跨度为1年时,如6~7岁或12~13岁,AL增加1 mm所对应的SER分别增加-2.50 D和-2.33 D;当时间跨度为3年时,如6~9岁,所对应SER约增加-1.77 D。结论对于学龄期近视者而言,AL增加1 mm所需时间越长或年龄跨度越大,AL增加1 mm所对应的SER增加量越小。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较为准确地预测AL增加与近视度数增加之间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黄斑功能评估仪(MAIA)微视野计分别测定高、中、低度近视及正视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及黄斑区视功能,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2─8月至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志愿者共112例(112眼),其中高度近视组(A组,屈光度≤-6.00 D)46例、中度近视组(B组,-6.00 D<屈光度≤-3.00 D)37例、低度近视及正视组(C组,-3.00 D<屈光度≤+0.50 D)29例。使用OCTA和MAIA微视野计分别测定各组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及黄斑区视功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OCTA参数及各MAIA微视野计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与黄斑功能的相关性以及各OCTA参数、各MAIA微视野计参数与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C组深层黄斑区毛细血管密度(MVD)分别为44.5%±6.6%、47.2%±7.4%、48.4%±5.3%;3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9,P=0.035);两两比较中,A组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浅层M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视网膜光敏感度(RS)分别为(27.7±2.2)dB、(28.0±1.8)dB、(29.2±1.0)dB,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6,P=0.004);两两比较中,A组低于C组,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黄斑完整性指数(MI)分别为47.7±31.0,40.9±27.2,25.1±22.6,3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18,P=0.004);两两比较中,A组高于C组,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4);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固视稳定性(FS)指标(P1、P2、63%BCEA、95%BCEA)及检测时间(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浅层MVD与RS无相关性(r=0.184,P=0.052),深层MVD与RS呈正相关(r=0.281,P=0.003),FAZ面积与RS呈负相关(r=-0.277,P=0.003)。深层MVD与AL呈负相关(r=-0.254,P=0.007),浅层MVD、FAZ面积均与AL无相关性。RS与AL呈负相关(r=-0.439,P<0.001),MI、t均与AL呈正相关(r=0.386,P<0.001;r=0.276,P=0.003),FS指标(P1%、P2%、63%BCEA、95%BCEA)均与AL无相关性。结论:OCTA联合MAIA微视野计对研究高度近视及其他屈光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有意义,OCTA检查中的深层MVD以及MAIA微视野计检查中的RS、MI可用于检测不同度数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形态及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