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马枋的长篇小说《生为女人》与其说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不如说是一部反省今日中国现代性的作品。在以往的历史叙事中,“现代”就是一个不战自胜的神话,谁对它提出质疑,谁就要遭致灭顶之灾,谁就是阻挡历史步伐的遗老或遗少。但时至今日我们都会发现,“现代”的承诺在兑现了“福音”的同时,也兑现了我们不曾预料的“魔”。如歌、冬子、晚晴们的遭遇和性格的变异,并不是性别歧视导致的,起码不是全部。“现代”的观念不止为男性欲望的释放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膨胀了女性跃跃欲试、背离传统“寻欢作乐”的勃勃野心。马枋所虚构的人物只是限定在了她所熟悉并有能力把握的范畴之内,而所要讲述的话语却未必是与女性相关。这部《生为女人》,让女性小说重新回到了人物和故事,这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当形式的意识形态终结之后,小说“回归”人物和故事的倾向已经成为值得注意的潮流。事实上,这一倾向不仅没有妨碍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为作家提供了充分施展感觉和才能的空间。三个不同女人不同的痛苦经历,使她们异想天开地试图合为一体,共同与异性的围追、占有搏斗。并未终结的现代乌托邦@孟繁华
简介:琉球问题是一个并未了结的历史悬案。这个悬案关系着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关系着二战成果的维护问题,关系着东亚地区的安全稳定问题。琉球问题搞清了,解决了,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也就不辨自明了。历史上的琉球问题首先是日本挑起的。通过对日本"阻贡"和"废藩置县"以及清政府据理抗争的史实的考察研究,论述了琉球问题形成历史悬案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解决琉球问题的思路看法。要在分清在琉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应该按国际法理公正合理地解决琉球问题。琉球问题作为国际历史悬案,应由联合国来解决。目前,中美正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可考虑把琉球划为非军事区,支持琉球人民独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恢复琉球国,由琉球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
简介: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