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隔(EVE)成功的因素.方法6例患者行EVE治疗,5例用普通内支架置入,1例应用肱股导丝牵张技术.结果6例EVE治疗过程顺利.6例近期疗效显著,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精确测量相关参数,选择大小及类型适当的支架及肱股导丝牵张技术是EVE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肱股导丝 髂动脉 EVE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主动脉夹层内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夹层内隔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降低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内隔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成功及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应用内隔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Ⅲ型的23例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主动脉内支架置入成功,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病人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的围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效果的关键,健康教育是该项技术保证长期疗效的有力保障。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带膜支架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主要威胁是突发性破裂或夹层累积重要分支血管而造成供血脏器缺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为开胸行人工血管重建,其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而老年患者多有严重并存病,常不易耐受.1994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Dakc[1]利用内隔(endovascularexclusion,EVE)治疗StanfordB型夹层获得成功,我院自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该手术[2].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患者经降压、止痛等术前准备后(发病2周内)在全麻下行腔内隔。结果5例患者内隔均获成功,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胸痛全部缓解,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 腔内隔绝术 急性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瘤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外科手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内科保守治疗后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支架植入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较好的治疗方法,安全、高效。但70岁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植入支架却未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地为1例71岁的病人实施了支架植入,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带膜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夹层瘤 护理体会 病人 高龄 手术风险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4岁.1995年6月30日因食管中段癌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和静脉全身复合麻醉下经右胸腹切除全段食管、胃经食管床提至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中见主动脉弓下有一方长约4cm大小肿块,周围无粘连、淋巴结不肿大.术后标本经病理学检验为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癌,且侵及食管浅肌层,而上、下切端及区域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恢复良好,间断接受放疗和化疗.2001年6月份起患者出现胸痛,后又发生进食呛咳和发热、咯脓痰等.胃造影示:胃左前壁与左支气管相通,瘘口直径0.8cm.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约25cm处看到一窦道,活检组织为纤维素物,未见癌细胞.诊断为食管癌术后胸腔胃支气管瘘.保守治疗后无效,于2001年9月5日在X线透视下介入置MTN形状记忆钛镍合金医用气管支架于支气管瘘口处,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 标签: 带膜 应用带 支架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16例布-加综合征病人进行支架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中熟练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防治并发症,术后给予伤口的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病例的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治疗。结论静脉支架植入能较好地解决布-加综合症的腹胀、腹水等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保证。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支架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支架成形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热水瓶由于价钱便宜,使用方便,被很多家庭广泛使用。但老人和小孩使用时就不那么方便和安全了,因为倒水时必须提起热水瓶使其倾斜才能慢慢将水倒出来。如果热水瓶装满开水,老人、小孩力气不够,就可能摔破热水瓶而被开水烫伤,或被玻璃碎片割伤。我联想到钢水出炉时钢包放在

  • 标签: 活动支架 热水瓶 价钱便宜 玻璃碎片 使用方便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简介:施行硬膜外阻滞时,局麻药误注入硬,属少见的意外并发症。MasseyDawkins于1969年首先描述了硬神经阻滞,发生率为0.17%,我国吴珏认为发生率在1%左右。我院近年来在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中,曾遇到了3例硬阻滞意外,其中2例经经注入造影剂X线检查确诊为硬膜外导管已进入硬,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硬膜下腔 意外 阻滞 并发症 发生率 硬膜外腔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食管带支架植入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食管带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18例患者置入支架全部一次成功,全组病例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胸痛9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护理评估、血糖控制,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专科及基础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 标签: 糖尿病 食管癌 支架植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h肌钙蛋白Ⅰ和CK-MB;术前,术后即刻,6h,24h的内皮素水平.观察6~10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35.30%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Ⅰ和CK-MB正常的病例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6~10个月随访中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肌钙蛋白Ⅰ升高组中再发心肌缺血均出现在肌钙蛋白Ⅰ峰值大于该组平均峰值者.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有关.术后即刻血浆内皮素升高,术后6h升高更明显,术后24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并不少见.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和中期随访中心脏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术后肌钙蛋白Ⅰ较大幅度升高和住院期间再发心肌缺血有关.球囊扩张总时间较长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出现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Ⅰ升高.PTCA和/或支架术后内皮素普遍升高,术后24h应预防冠脉痉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肌钙蛋白I PTCA 内皮素 心肌缺血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6岁,肾移植术后11年.于2002年7月10日突发左胸背部疼痛伴晕厥,拟"感染性休克"收住肾内科.住院后3天再次出现左侧胸部剧痛伴休克,左胸腔穿刺抽出鲜血.急诊CT检查确诊为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两处内膜破口,伴瘤体破裂形成左侧纵隔巨大血肿及左胸腔反应性积液(见图1、2).立即予绝对卧床休息、输血抗休克等、吗啡止痛.血压升至21.3~25.6/13.3~16.0kPa后,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及硝酸甘油,口服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在16.0~17.3/9.3~11.7kPa,心率80~90次/min.2周后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夹层支架隔绝.中调整平均动脉压(MAP)在10.4kPa左右,支架释放时血MAP调整在8kPa左右.支架植入位置准确,两处主动脉内膜瘘口被封堵,狭窄的主动脉真基本恢复正常.手术历时130分钟,无心律失常.术后2小时拔除气管插管.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夹层瘤 支架植入术
  • 简介:1资料与方法癌症末期的疼痛患者,硬膜外注入盐酸吗啡获得显著的止痛的效果。癌症患者9例,男6例,女3例,直肠癌3例,肺癌2例,其它癌症4例。方法:与持续性硬膜外阻滞的情况相同。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穿刺的部位,然后插入导管,依穿刺部位分颈部1例,胸部2例,腰部6例。以局麻药作实验性阻滞,肯定不是蛛网膜下以后,将盐酸吗啡0.2mg/ml生理水稀释液,依照疼痛范围注入5~10ml。注入吗啡的体位没有特殊的规定。依患者的自由选择。全部病例,从初次注入时开始,在注入后1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时常调正吗啡浓度0.1mg/ml,再观察止痛的效果。2结果全部病例注入吗啡后2~3mi

  • 标签: 硬脊膜外腔注入 盐酸吗啡 硬膜外阻滞 运动麻痹 镇痛作用 硬膜外吗啡
  • 简介:目的:总结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内血管带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内血管带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 标签: 手外伤 皮神经 手术修复 桡神经浅支 血管蒂 桡骨茎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