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心房容积追踪技术(LAVT)评价不同年龄段正常成年人心房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90例健康成年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A组(18~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79岁)。采集并存储心尖四腔心及心尖两腔心切面各连续3个心动周期动态二维图像,于收缩末期手动描记心房心内膜面,启动心房容积追踪技术自动得到双平面心房容积变化曲线及心房容积变化速率曲线,并分别记录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心电图P波对应心房容积(LAVp)、心房最小容积(LAVmin),收缩期心房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心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E)、舒张晚期心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A),并将容积指标用体表面积(BSA)标化(LAVImax、LAVIp、LAVImin),计算心房总体排空率、被动排空率及主动排空率(%LAVItotal、%LAVIpass、%LAVIactive);同时记录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TDI)e峰、a峰,并分别计算E/A、e/a及E/e比值。结果6组间%LAVIpass、dv/dtE随年龄增长大致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VImax、LAVImin、LAVIp、dv/dtA、%LAVIact值则随年龄增长大致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EF、dv/dtS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T技术是一种定量评价心房容积及功能变化的新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不同年龄阶段正常成年人心房容积及功能变化情况,LAVT各参数指标结合二尖瓣口血流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心舒张功能的情况,从而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房功能 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 容积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对心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左心室功能的研究,随着对心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心房功能的损害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及危险因素[1],心房大小对某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分级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因此,早期准确、可靠地评价心房功能及大小对临床有重要价值。心房追踪技术(leftatrialvolumetrackingmethod,LAVT)是近年来研发的评价心房功能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全面快捷地评价心房容积和功能。本研究对LAVT评价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左心房功能 临床研究 追踪 心血管疾病 早期表现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方式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房容积及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ESRD患者83例,分为未透析组(25例)、血液透析组(HD组,31例)及腹膜透析组(PD组,27例),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RT3D-STI技术获取心房容积指数[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心房功能参数[心房射血分数(LAEF)、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心房心肌应变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比较各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心肌应变参数与透析时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未透析组、PD组及HD组LAVImax、LAVImin、LAVIpre较对照组增大,LAEF、LApEF、GLS、GRS、GCS较对照组减小(均P<0.05);PD组LAVImin及HD组LAVImax、LAVImin、LAVIpre较未透析组增大,PD组LAEF、LApEF、GLS、GCS及HD组LAEF、LApEF、GLS、GRS、GCS较未透析组减小(均P<0.05);HD组LAVImax、LAVImin、LAVIpre较PD组增大,LAEF、LApEF、GLS、GRS、GCS较PD组减小(均P<0.05)。②PD组GLS、GCS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r=-0.670,-0.596;均P<0.05),HD组GLS、GCS、GRS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r=-0.624,-0.631,-0.551;均P<0.05)。结论RT3D-STI技术可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的心房容积及功能作出有效评价,对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及时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终末期肾病 心房功能,左 透析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四维超声自动房定量(4D Auto LAQ)技术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心房容积和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组),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36例(对照组),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四维容积探头完整留取5个心动周期心房容积图像,采用EchoPAC工作站4D Auto LAQ软件分析,获取心房容积和应变指标:心房(LA)的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reA)、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心房排空容积(LAEV)、心房排空分数(LAEF)、心房储存期、管道期及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r、LASr-c;LAScd、LAScd-c;LASct、LASct-c),分析三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三组间室间隔厚度(IVSd)、室后壁厚度(LVPWd)、室舒张期内径(LVIDd)、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心房前后径(LAD)、相对室壁厚度(RW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水平室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LAD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WT 、E/e′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LAEV、LAScd-c、LASc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Vmin、LAVmax、LAVpreA、LAVImax、LAEF、LASr、LAScd、LASct、LAS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相比LAVmin、AVpreA、LAVImax增加(均P<0.05),LAEF、LAScd、LASct、LASr-c减低(均P<0.05);糖尿病组LAVmax、LAVImax、LASct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LAEF、LAScd、LASr-c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结论4D Auto LAQ技术可定量评价早期糖尿病肾病心房容量和功能的改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心房容积增加,应变值下降。

  • 标签: 四维超声自动左房定量技术 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 左房容积 心房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耳容积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8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测量患者心耳容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房颤是否复发。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心耳容积的最佳预测值。 结果随访期间48例(25.9%)患者房颤复发。房颤复发组患者的心耳容积显著大于未复发组[(11.9±4.3)ml比(9.7±3.6)ml,t=-3.262,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耳容积(OR=1.180,95%CI:1.024~1.360,P=0.022)与房内径、持续性房颤同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耳容积>9.85 ml为最佳预测值(灵敏度72.9%,特异度59.9%)。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耳容积(OR=1.141,95%CI:1.006~1.293,P=0.039)与房颤术后复发相关。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耳容积与房颤术后复发无明显关联。 结论心耳容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评估房颤术后复发及术前筛选适宜患者的新指标。

  • 标签: 左心耳容积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妊娠中晚期胎儿房时相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检的正常单胎胎儿80例,采集产前24周、32周及37周胎儿心尖或心底四腔心图像,应用2D-STI获得房储器应变及应变率(S-LAs、SR-LAs)、管道应变及应变率(S-LAe、SR-LAe)和泵应变及应变率(S-LAa、SR-LAa)。结果能够良好追踪并识别房三个时相应变值的比例在24周、32周及37周分别为97.5%、88.8%及87.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S-LAs在32周及37周时低于24周(均P<0.05),S-LAe在37周时高于24周及32周(均P<0.05)。S-LAa随孕周增加而减小,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s及SR-LAa在32周及37周低于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2D-STI技术评价胎儿房时相功能是可行的。与孕中期相比,胎儿房储器功能及泵功能在孕晚期减低,而管道功能在孕晚期增强,明确正常心房功能随孕周的变化可以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成熟及发现胎儿心脏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房功能,左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E)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心肌病 酒精性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扩大与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30例,其中慢性心房颤动伴心房扩大患者60例,慢性心房颤动心房无扩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食管超声检测患者心房大小,并观察是否形成血栓。根据食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形成组30例和无血栓组100例,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显示心房扩大组患者的心房内形成血栓的概率18例(30.0%)高于左心房无扩大组心房内形成血栓的概率12例(17.1%),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扩大,很有可能导致其心肌收缩力下降,提高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几率,是诊断心房内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

  • 标签: 房颤 心房扩大 心房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心房追踪技术(LAVT)联合Tei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的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90例作为COPD组,再根据肺功能指标将其进一步分为I级组15例、Ⅱ级组28例、Ⅲ级组27例、Ⅳ级组20例;另选取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LAVT技术获取单平面的右心房容积-时间变化曲线,获取右心房最大容积(RAVmax)、右心房收缩期前容积(RAVpre)及右心房最小容积(RAVmin),计算右心房总排空容积(RAVt)、右心房总排空分数(RAVtEF)、右心房被动排空容积(RAVp)、右心房被动排空分数(RAVpEF)、右心房主动排空容积(RAVa)和右心房主动排空分数(RAVaEF)。同时自动获取右心房容积变化速率曲线,采用双多普勒实时成像技术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RAVpi、RAVpEFi数值减小(P<0.05),COPD组RAVai、RAVaEFi、Tei指数数值增大(P<0.05)。对照组及COPD各分级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I级组、IV级组RAVtEFi数值减小(P<0.05);Ⅱ级组、Ⅲ级组及IV级组RAVpi、RAVpEFi数值减小(P<0.05);Ⅱ级组、Ⅲ级组RAVai、RAVaEFi数值增大(P<0.05);Ⅱ级组、Ⅲ级组及IV级组Tei指数数值增大(P<0.05)。与I级组比较,Ⅱ级组、Ⅲ级组RAVtEFi数值增大(P<0.05);Ⅱ级组、Ⅲ级组RAVaEFi数值增大(P<0.05);Ⅱ级组RAVpEFi数值减小(P<0.05);Ⅱ级组、Ⅲ级组及IV级组Tei指数数值增大(P<0.05)。结论心房追踪技术联合Tei指数能够有效评价COPD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右心功能的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房功能 Te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的发生,患者心房重构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分为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以及窦性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有37例患者,阵发性房颤组有30例患者,窦性心律组有31例患者。所有房颤患者在入院以后,经心电图检查后确诊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患者与窦性心律组患者以及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在年龄与身高、体重以及疾病构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阵发性房颤组患者与窦性心律组患者在P波离散度以及P波最大时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心律患者的心房异质性与心房电传导时限都远远低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

  • 标签: 左心房重构 心房颤动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自动房定量分析(4D Auto LAQ)技术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房功能以及预测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HF患者90例(LVDD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根据LVDD病变程度将HF患者分为3组,其中Ⅰ级30例,Ⅱ级30例,Ⅲ级30例。应用4D Auto LAQ采集房四维动态图像进行在机分析获得容积和应变参数,包括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房储备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r、LASr-c)、房通道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d、LAScd-c)和房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t、LASct-c)。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HF患者房应变参数与室舒张功能参数(LAVImax、E/A、E/e′)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房应变参数、LAVImax对Ⅲ级LVDD的诊断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Ⅰ级、Ⅱ级及Ⅲ级LVDD组LAVmin、LAVpreA、LAScd、LASct、LAScd-c、LASct-c增大,LASr、LASr-c减小(均P<0.05)。与Ⅰ级、Ⅱ级LVDD组相比,Ⅲ级LVDD组LAVmin、LAVpreA、LAVmax、LAVImax、LAScd、LASct、LAScd-c、LASct-c增大,LASr、LASr-c减小(均P<0.05)。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ASr、LASct、LASr-c、LASct-c与室舒张功能参数(LAVImax、E/A、E/e′)均呈强相关(P<0.01)。③ROC曲线分析显示,LASr-c诊断Ⅲ级LVDD的效能(AUC 0.868,敏感性为96.7%,特异性66.7%)优于其他参数。结论4D Auto LAQ技术能够评估HF患者房功能,LASr-c预测Ⅲ级LVDD最佳,可为HF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分析 心力衰竭 应变 心房功能,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原因,心房颤动与心房异常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心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现主要针对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围绕心房心耳的大小、形态、功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分类、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识别和预防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以及评估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预后。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心房 心耳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CMR-FT)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and con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RMS-AF)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间的26例RMS-AF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心脏磁共振资料,收集同时期10例正常心脏磁共振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利用CMR-FT分析心房(left atrium,LA)应变(εs/εe/εa)及应变率(SRs/SRe/SRa),εs/SRs、εe/SRe 和εa/SRa分别代表LA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和升压泵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MS-AF组具有较高的心率[(77±7) vs. (96±26),t=3.492,P=0.001];RMS-AF组的左心室功能减低[(59.9±6.7)% vs. (42.0±9.1)%,t=-5.599,P<0.001],LA内径增大[(30.8±3.0) vs. (55.9±13.0),t=5.989,P<0.001],房总射血分数减低[(58.3±2.1)% vs. (12.1±3.5)%,t=-39.401,P<0.001],εs/εe/εa/SRs/SRe/SR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组内及组间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组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ICC≥0.88,95% CI:0.78~0.93)。结论CMR-FT可在无需对比剂的情况下评估RMS-AF的LA应变参数,判断LA功能,可作为临床诊疗的一项重要影像学指标。

  • 标签: 房颤 心脏磁共振 组织追踪技术 左房功能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对心房应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5例行TAVR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年采集二维超声心动图图像,记录主动脉瓣瓣口面积(AV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容积指数(LAVI)、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tr)、舒张早期二尖瓣环侧壁峰值速度(e′)及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侧壁峰值速度比值(E/e′)等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所测心房应变,包括存储功能(LASr)、管道功能(LAScd)和收缩功能(LASct),分析手术前后差异。结果术后1年,TAVR患者AVA增大(P<0.001);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LVEDV、LVESV减小,LVEF增加,均P<0.001);左心室舒张功能各指标中LAVI及Vtr较术前减小(均P<0.05),但e′及E/e′变化不明显(均P>0.05);心房应变LASr、LAScd及LASct较术前改善(均P<0.01)。结论心房应变能够评估心房存储、管道及收缩功能,有望作为评估TAVR疗效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心房功能,左 左心房应变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自动房定量分析(4D LAQ)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房功能的应用价值并寻找影响房功能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EH患者50例(EH组)和健康者50例(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4D LAQ技术获取容积和应变参数,包括房最小容积(LAVmin)、房最大容积(LAVmax)、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房储备期长轴应变(LASr)、房管道期长轴应变(LAScd)和房收缩期长轴应变(LASct)。EH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应用ROC曲线寻找评价房功能最敏感的参数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组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Vmin、LAVmax、LAVpreA和LAVImax明显增大(均P<0.05),而LASr、LAScd和LASct绝对值减小(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ASr评价EH患者房功能的效能最好(AUC:0.929),收缩压(SBP)、相对室壁厚度(RWT)、E/e′分别与LASr呈独立负相关(β=-0.308,P<0.05;β=-0.219,P<0.05;β=-0.359,P<0.05)。结论4D LAQ技术能够早期识别EH患者房功能的变化,EH患者房储备期、房管道期及房收缩期长轴应变均受损。LASr评价EH患者房功能的效能最高,SBP、RWT、E/e′分别与LASr独立相关。

  • 标签: 四维自动定量技术 原发性高血压 心房功能,左 应变
  • 简介: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中J波出现后6~12个月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室性心动过速。方法从113例Af住院患者中选择12例伴有J波心电图(ECG)和临床资料,追踪分析其后6~12个月期间的ECG。结果3例J波伴偶发“RonT”室性期前收缩(PVS)或多源、多发PVS;2例J波消失,PVS呈二联律;7例未见PVS。全部病人无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发生。结论并非所有的J波都能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J波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并发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除外心脏瓣膜病引起的房颤患者500例,根据有无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62例和非血栓组43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浆血小板微粒(PMP)水平,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结果血栓组患者PMP[(4.81±0.64)×105/mL]、hs-CRP[(2.02±0.37)mg/L]、D-D[(1.34±0.16)mg/L]、Fg[(4.38±0.69)g/L]、vWF[(145.31±14.62)ng/mL]均高于非血栓组[(3.67±0.58)×105/mL、(1.51±0.24)mg/L、(1.08±0.12)mg/L、(3.46±0.71)g/L、(122.16±12.31)ng/mL](t=14.296、14.487、15.257、9.582、13.523,均P<0.05)。血栓组LAD[(59.02±9.74)mm]高于非血栓组[(61.23±9.53)mm](t=4.085,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OR=2.624,95%CI:1.012~1.067,P=0.011)、持续性房颤(OR=3.426,95%CI:2.014~5.691,P<0.001)、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OR=1.702,95%CI:1.357-2.002,P<0.001)、PMP(OR=1.562,95%CI:1.124~1.968,P<0.001)、hs-CRP(OR=1.486,95%CI:1.077~2.043,P=0.013)、D-D(OR=1.765,95%CI:1.126~2.031,P<0.001)、Fg(OR=1.637,95%CI:1.077~2.043,P<0.001)、vWF(OR=1.812,95%CI:1.242~2.238,P<0.001)、LAD(OR=1.094,95%CI:1.043~1.152,P<0.001)为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OR=3.361,95%CI:1.658~6.543,P<0.001)、CHA2DS2-VASc积分(OR=1.721,95%CI:1.242~2.065,P=0.002)、PMP(OR=1.173,95%CI:1.086~3.981,P=0.016)为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CHA2DS2-VASc积分、PMP及两者联合诊断血栓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95%CI:0.780~0.786,P<0.001)、0.744(95%CI:0.741~0.747,P<0.001)、0.853(95%CI:0.850~0.858,P<0.001)。结论PMP为非瓣膜性房颤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协助CHA2DS2-VASc积分提高非瓣膜性房颤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

  • 标签: 房颤 血小板微粒 左心房 血栓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检测老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心房心肌运动及容积变化,评价心房功能。方法选取86例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继发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二尖瓣反流分为单纯冠心病(CHD)组(32例)及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组(54例,其中20例轻度反流、18例中度反流、16例重度反流),对照组为32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应用RT3D-STI技术测量心房心肌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应变及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主动收缩前容积,并计算心房总体(LAEF)、被动(LApEF)及主动射血分数(LAaEF),分析心房容积变化及心肌应变与心房功能的关系。结果CHD组与IMR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EF均较对照组降低,且IMR组低于CHD组;与对照组比较,IMR组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增大、LAaEF降低(均P<0.05)。IMR组及CHD组心房整体纵向应变(GLS)、心房整体圆周应变(GCS)、心房整体径向应变(GRS)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且IMR组低于CHD组,随反流程度增加,GLS、GCS、GRS均不同程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IMR组心房整体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心房整体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心房整体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RS-SD)均增大(均P<0.05)。CHD组及IMR组GLS、GCS、GRS与LAEF呈较强相关性(CHD组r=-0.745、-0.718、0.627,P=0.006、0.007、0.009;IMR组r=-0.785、-0.781、0.643,P=0.006、0.007、0.008)。TLS-SD、TCS-SD、TRS-SD评价心房功能改变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90、0.872,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7%、81.8%,78.6%、84.8%,85.7%、72.1%。结论通过测量IMR患者心房容积变化及追踪描记心肌运动,RT3D-STI技术可较准确、客观地评价老年IMR患者心房功能的改变。

  • 标签: 冠心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 心房功能,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