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法增强法进行产ESBLs菌株的检测,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5,45%(35/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舒普深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80%、65,71%、97.14%、94.28%、28.57%、25.71%。产ESBLs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较高,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显著。
简介: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 为了解昌平区细菌对食品污染的特点,2004年采集6类305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0157:H7大肠杆菌5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肠毒素检测用minVIDAS测试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7%,其中生肉、生牛奶、生食水产品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25%、16.98%、27.27%;散装熟肉制品、乳制品也有检出,分别为4.29%、5%。在检出的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31株产生肠毒素,占63.26%,其中生、熟肉类肠毒素阳性25株;从奶类、生食水产品中各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1.15%,其中生肉检出率高达20%,其次为散装熟肉制品(8.57%);另外从淡水鱼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8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hly、iap、prfA)检测全部阳性。生肉中检出一株肠炎沙门菌。未检出O157:H7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昌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食物的污染比较严重,生食品与加工后食品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简介:由农业部制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日前正式出台并下发各地。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生化定型。结果从13类2431份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8种1946株,检出率为80.05%。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8.26%;海产品带菌率最高为海瓜子,达145.31%。牡蛎、淡菜、海螺3类海产品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同一样品中检出2种以上致病性气单胞菌有542份,占22.23%。结论检测发现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贝壳类的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率高于甲壳类。结果提示,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是一类诱发气单胞菌疾病的危险因子,而本地居民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多为生食或半生食,进一步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因此,建议食用时应注意烹饪方法,以减少气单胞菌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