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尿石症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收录的200例急诊尿石症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尿石症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疼痛耐受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急诊尿石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并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结石运用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运用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排石汤治疗后,182例患者痊愈,占91%;14例为有效,占7%;4例为无效,占2%;总有效率为98%。本文患者服用药物在2-21剂之间,起效最快的患者为服药3天后排出结石,最慢的患者在服药20天排出结石,伴有肾盂积水的患者结石排出后积水情况消失。结论尿路结石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宜选择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及通淋排石等基本方法,益气补肾的药物能够增加肾脏功能,加快肾脏排泄速度,再加上运动、大量饮水、跳跃等治疗,使结石受到多个方面的力,而有所缩小,最终下移、碎裂及排出。
简介:药品制剂生产中需经过起始物质、半成品(中间体)、散装品、终产品这四个过程[1]。在药物制剂发展过程中,以小丸(pellets)、微囊(microcapsules)、微球(microspheres)、微泡(1ipospheres)和微颗粒(microgranules)技术和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制剂(muhiparticulatedosageforms)因其具有的优点发展迅速,而且其在上述制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已经以制剂中间体的形式在我国获得批准。显然,在多元制剂中,分成小丸和微粒(Pelletsandmicroparticles)两大类,小丸被称为大颗粒(1argerparticles),粒径以毫米计,而微粒包含微囊、微球、微泡和微颗粒[2],其粒径一般小于1mm,故粒径以微米计。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中指标性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SunfireODSC18(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1∶37∶2),检测波长为294nm;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结果厚朴酚在0.059~1.1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99.03%,RSD为0.8%;和厚朴酚在0.095~1.8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0.7%。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也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与尿酶检测在急性肾炎恢复期的意义。方法对在2013年6月到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肾炎患者210例,其中有89例在调查时处于恢复期为研究组,完全康复患者进行复查的7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NAG酶进行测定,并对其值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ALB检测值和NAG酶(尿酶)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检测值高于对照组,且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测值的阳性率分别是mALB41%,NAG32%,NAG酶与mALB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8.7%。结论尿微量蛋白和尿酶的联合检测可以敏感地诊断急性肾炎恢复期肾脏损害,给临床准确评价治疗效果,预测其预后。即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诊断肾脏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240例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预防漏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措施。将神经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240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干预组病人潜在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发生漏尿例数、控制率和漏尿减轻率方面结果。结果干预组120例病人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留置尿管病人发生漏尿例数明显减少,漏尿控制和减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序贯式更换尿管配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留置尿管病人漏尿,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