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科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9例,创面大小为4.5 cm×5.5 cm~6.5 cm×7.3 cm,仅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查的创面周围尺动脉穿支血管情况,摆脱传统的上肢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更"自由"地设计二组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上肢创面。二组皮瓣的面积为5.5 cm×6.5 cm~7.5 cm×8.3 cm。结果术中皮瓣缝合后张力适中,术后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及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4~15个月,平均11.2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且将植皮可能引起的面状瘢痕转变为线性瘢痕。结论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上肢创面,未损伤前臂及手部主要血管,皮瓣外观、质地等方面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动脉穿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吻合血管的前臂远端或腕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3月—2019年7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11例伴有血管损伤的前臂远端或腕部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62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吻合及肌腱修复;9例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其中8例行桡骨外固定架固定。残留创面位于前臂远端掌侧5例、腕部掌侧4例、前臂远端背侧及腕部背侧各1例,创面面积为4.5 cm×3.0 cm~10.0 cm×6.0 cm。采用尺动脉穿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5.2 cm×3.5 cm~11.0 cm×7.0 cm。1例患者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其余10例患者供瓣区创面部分闭合后,取同侧大腿游离皮片修复,游离皮片面积为4.0 cm×2.0 cm~8.5 cm×5.0 cm。观察术后皮瓣、皮片和患肢成活情况及随访时皮瓣和供瓣区外观。末次随访时,测量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参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估患者对患肢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术后所有皮瓣、皮片及患肢成活,无创面感染及水疱形成。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6个月,皮瓣外观良好、不臃肿,色泽、质地、厚度与周围皮肤相近;供瓣区皮片修复区域较平整,边缘出现环形瘢痕。末次随访时,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10~15 mm;7例患者对患肢外观非常满意,4例患者对患肢外观满意。结论尺动脉穿支血管链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为吻合血管后前臂远端或腕部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合并桡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的设计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1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以及单指末节脱套伤患者12例,其中单指末节脱套伤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 cm×5.2 cm~3.4 cm×6.8 cm,相邻手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 cm×2.6 cm~2.7 cm×3.2 cm。分别在前臂远端尺掌侧缘和手背尺侧缘,设计以包含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单叶皮瓣切取范围2.0 cm×2.8 cm~3.0 cm×3.6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采用门诊直接访问、电话咨询以及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相结合的形式随访。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皮瓣成活;其中1例以下行支营养血管远端叶皮瓣术后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外形、弹性、质地、色泽均满意。远端叶皮瓣TPD为6.2~12.4 mm,平均7.3 mm;近端叶皮瓣TPD 7.3~14.8 mm,平均9.4 mm。结论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及单指末节脱套伤,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手术操作方便,疗效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应用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1例,男9例,女2例,左手5例,右手6例,其中拇指1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2例。皮瓣切取面积2.5 cm×2.0 cm~4.0 cm×3.5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静脉、指掌侧固有神经吻合和缝接,11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门诊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成活情况、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丰富,外形满意,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无溃疡形成。皮瓣内均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并与受区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缝接,皮瓣TPD 6~9 mm。皮瓣供区一期缝合,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相对隐蔽。结论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穿支位置恒定,血供丰富,术后皮瓣外形、功能满意,供区隐蔽,无需植皮修复供区创面,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U)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穿支血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对10例伴手背或手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术,创面面积4.5 cm×3.7 cm~8.7 cm×5.5 cm,部分患者合并掌骨骨折或伸肌腱损伤。术前采用CTA和CDU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穿支进行定位及验证,在确定穿支的部位和口径后,精准指导设计皮瓣,进行软组织重建修复,切取皮瓣面积5 cm×4 cm~9 cm×6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0例患者术前CTA和CDU相结合的方法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10例尺动脉腕上皮支完全存活,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两点分辨觉为6~8 mm。结论术前运用CTA和CDU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有利于皮瓣更精确的设计,减少受区植皮及皮瓣臃肿的可能,同时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18例18指,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2.0 cm~2.0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8 cm×2.0 cm~3.0 cm×6.0 cm,皮瓣供区切口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及感觉情况和患肢功能恢复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18例皮瓣均成活。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皮瓣外观均良好,饱满,质地可,术后1年TPD为12~14 mm;手指及前臂皮瓣附近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体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毁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0月东莞长安新安医院收治的12例多指毁损伤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2.6±4.3)岁,范围18~56岁。4指毁损伤2例,3指毁损伤4例,2指毁损伤6例。皮肤软组织损伤位置均为远掌横纹或指掌横纹以远,指骨为近节以远。皮肤总缺损面积(135.6±12.3) cm2,范围6.0 cm×16.0 cm~6.0 cm×35.0 cm,应用皮瓣总面积(143.5±11.2) cm2,范围5.0 cm×20.0 cm~3.2 cm×47.0 cm(双侧前臂)。双前臂尺动脉穿支皮瓣5例,单侧7例,所有皮瓣均为2条以上穿支蒂。皮瓣均设计为长条状,螺旋缠绕包裹于伤指骨,皮瓣穿支动脉与相应指固有动脉或掌背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相应指掌侧静脉或掌背静脉吻合,皮瓣浅静脉与相应指背静脉或掌背静脉吻合,皮瓣神经与相应指固有神经或掌背相应感觉神经吻合。供区除1例植皮外,其余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包括感觉、外观、血液循环、骨吸收及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恢复工作情况等。评价标准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末稍有约1.5 cm×1.5 cm坏死,二期缝合修复。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至6.5年随访,平均16.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外观无臃肿,指端无瘢痕或磨损,两点辨距觉6~10 mm,平均8.6 mm。术后半年骨吸收发生率59.4%(19/32),指短缩平均0.8 cm,其中5例6指取髂骨植骨。伤指拿捏及持物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患手握力平均达到健侧的60.3%。参照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例,良5例,差4例,劣1例,优良率58.3%(7/12)。供区外观可。结论联体尺动脉穿支皮瓣为多指毁损或脱套伤患者的临床修复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有效的手术方案,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结合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断指伴环形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断指血运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5月至2020年11月,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结合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断指环形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断指血运12例,男9例,女3例;左手4例,右手8例;其中示指5例,中指4例,环指2例,小指1例。皮瓣切取面积: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为2.5 cm×2.0 cm~4.5 cm×2.5 cm,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为3.5 cm×2.0 cm~6.0 cm×2.5 cm。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动脉桥接断指优势侧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桥接指掌侧固有静脉;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的动脉吻合于非优势侧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桥接指背静脉。12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门诊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成活情况、外观、质地、功能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12例皮瓣及断指均顺利成活,无感染发生,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24(平均13)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无溃疡形成。皮瓣供区一期缝合,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相对隐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8例,良3例,中1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结合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针对伴有环形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指离断患者,使用皮瓣血管可桥接断指重建血运,术后皮瓣外形、功能满意,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在伴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中应用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2019年6月,对收治的24例(男18例,女6例)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设计切取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修复,利用尺动脉腕上支及分出的下行支桥接指掌侧固有动脉重建指端血供,上行支穿支皮瓣覆盖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微信方式进行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例皮瓣及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水疱予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7.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优良,供区线形瘢痕,愈合良好,无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结论Flow-through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切取方法简单,充分利用其上行支及下行支,可作桥接血管重建指端血供,同时覆盖软组织创面,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损伤致拇、手指毁损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6~58岁。均采用髂骨移植恢复指体长度,切取的髂骨长度为2.0~3.0 cm,植骨后,患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8 cm×2.2 cm~6.0 cm×3.2 cm,采用面积为3.0 cm×2.4 cm~6.5 cm×3.5 cm的游离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覆盖创面;将髂骨部供区和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1周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术后2周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和评定患指外观和感觉功能,骨愈合情况及供区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皮瓣均成活。术后2周,髂骨部及前臂供区创面均愈合。随访5~13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着;5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2级,2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0级;移植的髂骨均骨性愈合,无明显骨吸收;供区创面愈合良好,仅有轻度瘢痕形成。末次随访时,再造指外形与健侧指接近,功能评定:优3例、良4例。结论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拇、手指,可恢复部分外形及功能,供区损伤较小,是对再造指外观及功能期望值不高者的一种较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支皮瓣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支皮瓣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28例65指。其中2指损伤19例38指,3指损伤9例27指。创面均伴不同程度污染,伴血管、神经损伤10例,伴肌腱、指骨外露1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4.5 cm×5.6 cm,皮瓣切取面积1.9 cm×2.3 cm~5.4 cm×6.6 cm。术后6个月内在门诊随访,6个月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28例65块皮瓣均成活,有1例术后1 d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动脉后好转;有1例出现感染,经过换药后愈合;有8例术后2 d出现张力性水疱,未经特殊处理,5~10 d自行消退。随访9~1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皮瓣质地、色泽、外观及保护性感觉恢复良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4%。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伤,皮瓣质地、色泽好且不臃肿;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位置,组织结构接近;可同时修复多个创面,手术便捷,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2017年2月,对4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即刻或二期应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行乳房重建,患者年龄27~49(34.5±2.7)岁。22例为一期乳腺癌术中即刻乳房再造,19例为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后规律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本组共切取移植41例游离双侧血管蒂DIEP,包括12例外侧支型、9例内侧支型和20例内、外侧型,皮瓣长(24.5±0.5)cm、宽(10.8±2.8)cm、厚(5.5±0.4)cm,血管蒂长度为(12.5±0.6)cm。皮瓣平均重量为565(365~1 050)g。受区血管组合包括:①胸廓内血管近远端18例。②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外侧血管11例。③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背血管8例。④胸背血管加胸外侧血管4例。为进一步促进皮瓣静脉回流,有3例额外将腹壁浅静脉与受区胸肩峰静脉吻合。所有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无边缘坏死或感染发生,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良好。本组获随访平均15.8(12~5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腹部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受限,腹直肌肌力5级。结论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是一种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安全可靠且效果满意的选择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C形缺损患者12例。缺损创面大小为1.8 cm×2.7 cm~3.3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2.5 cm~3.5 cm×6.7 cm,C形缺损的形状均大于1/2周径,不超过4/5周径。5例供区直接缝合,7例予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9例未出现血管危象,2例出现远端淤紫,拆除缝线后缓解,3 d后淤紫逐渐褪去,1例手术当晚出现动脉危象,经过处理最终存活良好。所有病例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时间为1.5~27.0个月,平均11.5个月。缝合神经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两点分辨觉达8~11 mm;未缝合神经者恢复差,两点分辨觉15~25 mm。8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无明显疼痛不适,4例供区取全厚皮片移植,植皮均成活良好。部分患者早期供区少许麻木感,半年后均好转。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5例,可2例。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虽然需要吻合血管,但是对供区损伤小、受区外形较满意、功能恢复快,是一种修复此类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患者长期随访满意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