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分析我院骨科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16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12例),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常规的手术相比较,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的时间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马凡氏综合征合并腰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患者,女性,35岁,马凡氏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2024年2月行“腰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在严密监测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给予有效循环,神经系统观察,镇痛、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未引起出血及血栓的发生,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切口全部愈合,在腰椎支具的辅助下可下地行走,通过全面及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尽早恢复出院。结论 对马凡氏综合征合并腰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方法配合手术进行护理。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之一,术前手术器械严格消毒灭菌,手术间空气严密消毒,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多个环节加强控制,严防因操作不慎造成患者椎间隙及切口感染而增加患者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治疗的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术式不同把其分成单纯开窗组和椎间融合组,其中单纯开窗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椎间融合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随访4~15个月后,通过JOC评分,其中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而单纯开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0%,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开窗组(P<0.05)。结论应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比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S1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采用先进的内镜系统行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S1髓核摘除术。结果209名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结论术前器械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物品及用物准备充分,对整个手术流程及操作规范了然于心。术中时刻关注手术医生的需求以便及时准确的配合,并提醒手术医生合理使用爱护精密器械。术后协助医生包扎伤口,收拾整理用物及器械,并与供应室老师交接器械。巡回护士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理健康,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术前焦虑并做好环境及物品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调用物,做好保暖及保护隐私工作。术后安全有效的转运患者并持续观察患者的状况。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密切的配合和安全有效的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