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症状消失时间,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大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19年AHC发病数据和同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一氧化碳、臭氧(O3)和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以及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素资料,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广州市累计报告AHC病例47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3与AHC发病呈正相关(RR=1.002,95%CI:1.000~1.004);日平均O3达到366 μg/m3时,AHC的RR值最大,为1.404。结论大气污染的各类因素对AHC发病影响各有差异,O3是影响AHC发病的主要大气污染因素。
简介:目的调查某院眼科病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聚集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11月该院眼科病区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对病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学调查。调查2016年1—8月(督导前)和2016年9—11月(督导后)该病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通过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对该病区医务人员手、常规诊疗仪器及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制定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结果2016年8月4日—9月17日共11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其中住院患者9例,门诊复诊患者2例;医务人员3例。仅采集到I病区2例患者眼部分泌物,经病毒学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所导致。ATP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28.57%,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34.38%。督导前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0.00%,督导后为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3)。督导期间裂隙灯、眼压计等公用检查设备消毒措施执行率76.64%。集束化干预策略实施后,眼科病房自10月中旬后几个月未再发现出血性结膜炎感染病例。结论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仍是重要的感染防控手段,采取及时、可行的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的暴发或流行。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2021年3月~2022年5月,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根据眼部炎症及传染病防控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睑水肿(3.31±5.25d)、眼部异物感(4.24±1.05d)、结膜出血(5.02±1.15d)和眼刺激症状消退时间(4.01±0.9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91±4.56d、5.68±1.12d、6.57±0.96d、5.56±0.83d),眼分泌物复常时间(5.73±1.02d)显著低于对照组(6.98±1.13d)(P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核实南川区1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30例,罹患率1.15%(30/2617),临床特征以眼红、眼刺痛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为10天;与类似病例接触、共用体育用具、共用学习用具、无良好洗手习惯、不知晓防病知识、揉眼习惯为此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此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考虑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大;早期病例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学习用具/体育用具等公共用具未及时规范消毒、学生健康知识匮乏、无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洗手习惯是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间9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多元化护理),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多元化护理在AHC患者中应用效果更好,减少并发症,促进症状恢复,调节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年8~10月宁海县西店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爆发流行的原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08年8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宁海县西店镇AHC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采用Excel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集部分AHC病人眼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8年8—10月西店镇共发病1072例,罹患率1204.3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王家村19.12%(205/1072)、团船村17.91%(192/1072);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发病以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38.90%(417/1072),其次分别为学生、农民,占22.39%(240/1072)、20.43%(219/1072);外地户籍占80.22%(860/1072),其中以陕西16.98%(182/1072)、四川15.67%(168/1072)、云南14.18%(152/1072)、贵州11.12%(120/1072)为主;从采集的10份患者眼结膜拭子标本分离出2株柯萨奇病毒,为A24型变种。结论西店镇AHC爆发流行是由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引起,今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力度,尤其是民工、学生、农民AHC卫生知识宣传,防止疫情再次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