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依照就诊顺序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予以静脉导管治疗。结果观察组穿刺与导管留置总成功率90.00%,对照组穿刺及导管留置总成功率77.50%,观察组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12.1±1.5)min,对照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33.8±2.1)min,观察组穿刺置管平均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3例静脉炎(7.50%,3/40);对照组患者脱管2例(5.00%,2/40)、堵管3例(7.50%,3/40)、误入动脉4例(10.00%,4/40)、导管感染2例(5.00%,2/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导管插管方式更加便捷、安全、有效,可在血液病治疗中与锁骨下静脉导管结合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与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联合应用两组不同敷贴方式在PICC中对皮肤过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84例采用PICC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和3M透明敷贴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固定装置,比较两种方式对皮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皮肤炎性反应,中度1例,轻度1例,发生率4.76%;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发生皮肤炎性反应,重度2例,中度6例,轻度5例,发生率30.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敷贴方式既能达到良好的固定程度,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外周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周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换药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科学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我院2011年5月1日-2013年4月1日期间共收治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换药患者148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19%,所有患者经过悉心的护理措施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常用的输液方式,十分方便、安全,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换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肠外营养的恶性肿瘤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210例行行肠外营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相关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85%(6/2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患者体温超过38℃天数两个指标,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根据危险因素和回归预测结果规范防护制度和操作程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前对外周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实习期培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向。方法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2011版指南自行设计“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问卷”,对两所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266名大专实习护生分别于实习前在校毕业考试时和来医院后实习岗前培训时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留置针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知道的所占比例低为8.6%部分知道的所占比例为18.9%;不知道的所占比例高达72.5%。结论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知晓率极低,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建议学校加强《护理学基础》中静脉留置针输液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同时,实习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知识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教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行5160例中的82例患者有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药物、临床护理及药物残留等因素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加压输液导致肢体肿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研究我院CCU2011年1月-2012年8月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加压输液时肢体发生肿胀的4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加压输液时留置针最长保留4个小时,最短保留1个小时,加压输液的肢体肿胀便会出现,给予及时的处理,两到三天内肿胀肢体即可恢复。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加压输液组比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泵推注组易导致肢体肿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抢救时外周静脉不做加压输液,抢救成功后应尽快建立中心静脉加压输液,缩短外周静脉加压输液的时间,并预防性和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