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23年1月12日-14日朝阳地区出现弱雨雪和强寒潮天气。本文从天气形势角度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模式误差和误差来源。
简介:摘要:2021年11月5~7日黄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强寒潮天气,此次冷空气强度大,影响整个黄南地区,伴随出现的强降温、降雪以及浮尘天气对居民生产生活、交通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 高空和地面资料、欧洲中心(EC)模式和中国气象局(CMA)预报资料,利用天气学、动力学的方法,对此次寒潮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天气,高空有明显冷中心,中心值达到-44℃,地面上有冷高压和冷锋存在,入侵并影响黄南地区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东路”;(2)此次寒潮降温的原因主要是高层强冷平流的入侵以及晴空辐射降温共同导致的;(3)寒潮前期黄南地区的高温,聚集能量,给寒潮过程中的强降温提供了基础;(4)对于此次寒潮关键系统及降温幅度的预报而言,EC模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比CMA模式更优。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实况分析资料、T639、EC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6年11月19—24日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196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站点数据资料,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寒潮活动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6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总计发生寒潮41666站次,平均每年共发生普通寒潮约771.6站次,平均每站每年共发生寒潮10.7站次。其中,强寒潮约占总寒潮站次的45%,超强寒潮约占总寒潮站次的20%。冬季寒潮发生站次最多,其次为春季,秋季最少。三类寒潮均在吉林省东南部、黑龙江省北部及海拔较高地区发生的站次最多。全年以及秋、冬、春三季的寒潮发生站次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寒潮平均持续时间秋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最短。寒潮初发日期有显著的延迟趋势。中国东北地南部区全年寒潮站次与西伯利亚冷高压强度、极涡面积及强度、东亚槽强度、冷空气次数在呈正相关,东部地区的寒潮强度与极涡面积、极涡强度、冷空气次数及东亚槽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东亚槽位置偏西时东北地区南部春季寒潮站次偏多强度偏强。秋、冬、春三季高纬地区及寒潮关键区内地表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寒潮关键区区域在冬春季节环流呈南风增加的趋势,不利于高纬地区冷空气南下,亦不利于其在寒潮关键区加强。
简介:摘要 : 利用惠农区1981-2020 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 40年寒潮过程的年际分布特征、季节分布特征、月分布特征以及降温幅度,结果表明:(1)1981-2020年惠农区共出现364次寒潮(包括寒潮、强寒潮、特强寒潮)天气过程,平均每年 5.8次。出现寒潮、强寒潮、特强寒潮过程分别为 245、100、19 次,平均每年约 6.1、2.5、0.5次,分别占寒潮过程总频数的 67.3%、27.5%、5.2%。(2) 1981-2020年惠农区春、秋、冬季分别出现了 122、93、149 次寒潮天气过程(包括寒潮、强寒潮、特强寒潮)。冬季出现寒潮的占比最大为 40.9%,其次是春季 33.6%,秋季出现寒潮次数最少,占比为 25.5%。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以冬季出现频率最高,强寒潮以春季出现频率最高,秋季出现频率最少。(3) 从发生月份来看,1981-2020 年惠农区寒潮天气过程(包括寒潮、强寒潮、特强寒潮)主要发生在 1、2、3 、4、10 月,为272次,占寒潮过程总数的74.7%。1月发生的最多,为59次,占寒潮过程总数的16.2%,9月最少,仅为10次,占寒潮过程总数的 2.7% 。(4) 1981-2020 年惠农区364 次寒潮过程中有148个过程最大降温幅度在 8.0~10.0 ℃. 187 个过程中最大降温幅度在10.1~14.0℃,有29个过程中最大降温幅度超过14.0℃。其中最大降温幅度为20.0℃,出现在2010年2月10—12日。
简介: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天气状况多变,洪涝、干旱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对人们的出行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是当前人类对天气要素进行有效改变,以利于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的气象条件改变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天气条件,实现对气象条件的有效调控,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从而能够优化人工影响天气过程。文章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其对气象要素与天气预报产生的影响,加强我国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提升气象预测的科学性,促进部分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