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婴幼儿哺乳及乳类以外食物添加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8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主诉有喂养困难或睡眠不实、哭闹、排便紊乱等症状与喂养相关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婴幼儿喂养建议及美国儿科学会儿科护理教材作为喂养适宜的判定标准,采用医生与家长一对一访谈及统一调查问卷形式,详细询问家长就诊时哺乳和乳类以外食物添加情况。结果基本符合婴幼儿适宜推荐哺乳次数者仅占10.9%(97/886);多于推荐次数占82.6%(732/886),有6.4%(57/886)哺乳少于推荐次数。〈4月龄、4~6月龄和〉6月龄超过适宜推荐次数分别占各自月龄组的40.4%(19/47)、53.0%(87/164)、92.7%(626/675),随月龄增加超过适宜推荐频次者增多(Х2=104.137,P〈O.001)。〉4月龄婴幼儿有夜间哺乳行为者达86.5%(726/839),其中2次者占39.9%(355/839),〉3次者占25.6%(214/839),夜间哺乳频次并没有随月龄增加而减少(Х2=28.869,P=O.017)。在〈4月龄婴儿中,有12.8%(6/47)已经开始添加乳类以外食物;4-,6月龄时添加者占67.7%(111/164);但6-9月龄、9~12月龄、12-36月龄尚未添加者分别占43.6%(144/330)、17.4%(32/184)、11.2%(18/161)。结论喂养问题婴幼儿哺乳频次和夜间哺乳偏多,乳类以外食物添加出现偏晚与偏早现象。
简介:摘要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为准确掌握我县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及知识知晓率,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的宣教和干预措施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向全县30乡镇845名儿童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居住地、在园所学习与否、家长年龄、与儿童亲近关系等控制变量因素对儿童的良好喂养行为、辅食添加种类、预防贫血食物等十个问卷问题的回答中不同的水平的部分问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P<0.01或0.05,部分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喂养婴幼儿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的宣传占57.9%,家长文化程度、年龄和居住地的影响都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家长与儿童关系P<0.005、儿童在园所学习P<0.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提高全县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医务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最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整体国民文化素质才是根本。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喂养困难婴幼儿的喂养人实施心理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次试验的60例受试对象,是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1月之间接受喂养指导的。将以上受试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实施专项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实施普通喂养指导),每个组内有研究对象30人,最终比对以上两组喂养人情绪和婴幼儿WAZ。结果:研究组喂养人干预后不良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较大,分值相对较低,研究组干预后婴幼儿的WAZ值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对比可得P值<0.05。结论:在普通喂养指导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情况,适合积极应用到母婴指导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以及相关问题解决上,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中心体检的新出生的婴儿以及体检幼儿16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婴幼儿主要进行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婴幼儿主要在喂养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婴幼儿的喂养问题解决情况和健康成长情况。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在婴幼儿喂养问题出现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婴幼儿患病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婴幼儿后期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喂养问题出现率,还能明显改善婴幼儿患病情况,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3~36月龄婴幼儿 4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及喂养人喂养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 4000例婴幼儿中 26.80%存在喂养困难;婴幼儿性别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婴幼儿月龄、喂养人角色、喂养人学历、食物制作、喂养态度、是否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是否固定、喂养时是否存在干预因素、餐前是否与婴幼儿情感交流是影响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湿疹的影响,为改进喂养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月60例湿疹婴幼患儿,其中30例经混合喂养的患儿为对照组,30例通过纯母乳喂养的患儿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成长阶段湿疹发生率和不同治疗阶段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出生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之内湿疹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14天、21天之后观察组患儿皮损、暴露位置抓痕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湿疹情况产生着较大的影响,通过母乳喂养,不仅可以降低湿疹的发生率,还可以提升患儿健康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