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8月,本院共收治妊娠胆汁淤积症患者106例,分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随机纳入5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给予妊娠胆汁淤积症患者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其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妊娠胆汁淤积症 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胆汁淤积胆汁的生成和排泌障碍导致肠道内胆汁缺乏及毒性胆汁成分在肝脏、体循环中聚集的病理生理过程[1-3]。主要临床表现有黄疸、瘙痒和乏力等。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升高,发生肝细胞损伤时可有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升高[2]。生理情况下,胆汁的正常代谢受相关核受体和转录后调控机制调节。胆汁酸的转运有赖于分布于肝肠循环各个部位的细胞膜转运系统协同配合。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有肝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突变、药物、激索、炎症、胆道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因素通过影响胆汁酸转运蛋白的表达或使其功能受损导致胆汁淤积的发生。此外细胞极性改变,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和细胞骨架改变也可能是胆汁淤积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1]。结介近期该领域的文献报道,本文将对胆汁淤积相关的主要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淤积 胆汁酸 分子机制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形成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胆汁淤积性肝病[1]。

  • 标签: 胆汁淤积 黄疸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cP)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首次人院体检时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详细记录分娩结局。结果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1569例,发生ICP者146(9.3%),其中孕中期42例(28.8%),孕晚期104例(71.2%),正常孕妇1423名;ICP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低体质量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是16.4%、13.0%、23.3%、8.2%、7.5%和25.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9%、5.8%、12.9%、1.8%、4.3%和16.9%(P〈0.05)。结论孕期ICP是发生多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胎儿早产和发生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做好早期尤其是孕中期ICP诊断,并积极的处理,可能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分娩结局 防治
  • 简介:目的报告1例18q21杂合缺失致ATP8B1缺陷病(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PHS)。方法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染色体芯片和基因检查结果。结果男,3个月2d,因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就诊。

  • 标签: 染色体缺失 18q21 胆汁淤积 ATP8B1 TCF4
  • 简介:胆汁淤积是由于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胆管细胞胆汁生成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受抑制或排泄受阻,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逆流入淋巴、血液循环系统而出现的病理现象[1]。定义广义的胆汁淤积包括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合成、分泌、排泄障碍原发于肝内;肝外胆汁淤积是由肝内大胆管或肝外胆管器质性或机械性病变所引起。

  • 标签: 胆汁淤积 病因 治疗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产妇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专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显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未出现1例胎儿死亡;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治疗显效率为36.7%,治疗总有效率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联合产科处理,可有效提高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孕产妇临床症状,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胆汁淤积孕妇4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之后分别测定两组总胆汁酸浓度情况,对比肝功能检测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总胆红素(34.1±6.6)、总胆汁酸(12.7±3.8)都有明显升高,胆碱酯酶(3412.1±748.0)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孕期与总胆汁酸存在正相关关系(r=0.8782);总胆红素与胆碱酯酶和孕期相关性交差(r=0.3711、0.3945);根据ROC曲线发现与妊娠期胆汁淤积诊断关系较大的是胆碱酯酶,最小是总胆红素。结论临床诊断妊娠期胆汁淤积可以将总胆汁酸作为诊断指标,同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胆汁淤积 胆碱酯酶类 妊娠期 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我科所收治35例确诊为ICP的孕妇及产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产前及产后观察、皮肤护理及心理疏导,减少临床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产科并发症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结论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患者的心理护理,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母子平安。结论在护理肝内胆汁淤积症时,要从心理护理,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等方面进行细心的护理,使得产妇,新生儿平安,未发生并发症。

  • 标签: 妊娠期 胆汁淤积 护理
  •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很容易导致孕妇出现早产的现象。本文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共计120例临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作为调研对象。

  • 标签: 妊娠期 胆汁淤积症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82例ICP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较比二组患者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4.88%<29.27%),产后48h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妊娠结局、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均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诊治的120例ICP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给予普通常规护理措施的为空白组,研究组则在空白组的基础上进行新型护理手段,观察护理后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妊娠结束时并发症出现概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研究组对该病的预防结果显著优于空白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护理手段对ICP进行护理效果良好,可以降低妊娠结束时的并发症出现率,并能提高患者对该病的预防意识,有利于保证胎儿和母体安全和健康,在临床护理ICP患者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入我院的56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依据患者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GSH组),实验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GSH+UDCA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应用GSH联合UDCA治疗4周后,患者肝酶学和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明显缓解,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H联合UDCA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还原谷胱甘肽 熊去氧胆酸 胆汁淤积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功能检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现象。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取的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孕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科体检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肝功能检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的监测数据平均值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对照组,但是观察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平均值差异显著,相比较P<0.05,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掌握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可以根据血清总蛋白量与妊娠见的关系,患者肝损伤的情况进行检测,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 标签: 肝功能检测 妊娠期 肝内 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熊去氧胆酸及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纳入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40例,西医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结果中西医组的总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组患者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西医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熊去氧胆酸以及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熊去氧胆酸 茵陈蒿汤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淤积型肝硬化(PBC)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酶谱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54例PBC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用法为0.25g/次,3次/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A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结果①治疗前患者黄疸、瘙痒、乏力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②治疗1个月肝功酶谱即有明显改善,ALT、AST、ALP、GGT、TBA、TBIL、DBIL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均P<0.05);治疗3个月后肝功酶谱仍在持续改善,各指标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较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GGT、ALP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指标改善幅度降低,与3个月时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PBC,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淤积型肝硬化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助生殖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分娩辅助生殖受孕双胎合并ICP16例,自然受孕双胎合并ICP22例作为研究组及自然受孕双胎未并发ICP17例作为对照组,对胆汁酸等相关生化指标及母婴结局做统计分析。结果辅助生殖受孕组与自然受孕组在TBA、ALT、AST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组在入院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并不引起新生儿低体重、围产期不良结局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增加,但辅助生殖双胎并发ICP仍属于高危人群。

  • 标签: 辅助生殖受孕 双胎妊娠 妊娠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型肝硬化(PB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2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ALT、AST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和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PBC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淤积型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