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动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因为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动物的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进化论的观点、比较解剖学的手法,以心脏的进化为例,论述了脊椎动物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简介: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已经成功入侵崇明东滩,正在大量取代潮间带的优势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采用圆筒取样比较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不包含蟹类)的密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这两种植物群落的变化差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在互花米草群落和海三棱藨草群落中分别为3119个/m2和3459个/m2,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一些常见种的密度在两种植物群落中存在显著差异.从物种的相对多度看,两种植物群落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都是堇拟沼螺(Assimineaviolacea)和丝异须虫(Heteromastusfiliforms).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互花米草群落中,平均每一个圆筒取样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都显著低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而优势度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中,食碎屑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大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食悬浮物者和食植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小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这表明互花米草入侵东滩海三棱藨草群落,竞争取代土著植物后,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显著改变了营养类群的结构.互花米草入侵所引起的植物群落高度、密度、盖度、生物量的变化可能是造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
简介: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尖峰岭林业局大凯林场管护的重点森林天保林中5个lhm。固定样地进行了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固定样地内记录到脊椎动物66种,隶属12目24科。其中两栖类10种,隶属1目4科;爬行类51种,隶属8目16科;哺乳类5种,隶3目4科。调查发现有国家1I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类5种,即黑鸢(Milvusmigrans)、蛇雕(spilornischeela)、褐耳鹰(Accipiterbadius)、雀鹰(Accipiternisus)、凤头鹰(Accipitertrivirga-tus),有细刺水蛙(Hylaranaspinulosa)、隐纹花松鼠(Tamiopsswinhoei)、海南柳莺(Phylloscopushainsis)、黑喉噪鹛(garrulaxchinensis)等12种省重点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