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4岁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接受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 440 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其他治疗包括维持血压和控制心率的药物、镇痛剂、10%氯化钾注射液等。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5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51 U/L、总胆红素(TBil)8.3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29 U/L。肠营养治疗第8天实验室检查示ALT 343 U/L、AST 357 U/L、γ-GT 343 U/L、TBil 21.4 μmol/L、ALP 376 U/L,考虑为肠营养导致的肝损伤。停止肠营养,继续其他治疗,并予谷胱甘肽联合二氯醋酸二乙胺进行保肝治疗。停止肠营养8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42 U/L、AST 29 U/L、γ-GT 55 U/L、TBil 8.4 μmol/L、ALP 107 U/L。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静脉注射用 化学性和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周静脉损伤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某时期收治的在医院输液时间均超过两周的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患者发生周静脉损伤情况。结果在进行周静脉输液中有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21%),6例中度刺激征(10%),0例重度刺激征,没有静脉炎与局部坏死情况的出现。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周静脉输液时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从患者全身状况、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关注患者,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积极应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周静脉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指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外伤,多采用手法复位及固定。以往外固定通常采用木制小夹板、金属铝板、可塑性胶板、薄型可塑木板作为固定物,使用木制小夹板、金属铝板极易造成固定物松动滑落移位,影响伤指的正常愈合。而使用可塑性胶板、薄型可塑木板,材料价格较贵,患者难以接受,不易普及。为此,我们就地取材,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设计了一种用于固定手指骨折及肌腱损伤的简易装置,经临床使用,固定可靠,效果确实,经济实用,反映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外固定 手指骨折 肌腱损伤 一次性注射器
  • 简介:术中损伤胆管后果严重,国内文献报告病死率达11.3%。我院和成都军区总院1984至1993年间收治15例,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0例。年龄15~66岁。1例为原发性胆管结石,14例为胆囊结石,均为行胆囊切除时损伤。1.2损伤部位:总肝管横断5例,总胆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总胆管结扎1例,

  • 标签: 肝外胆管损伤 总胆管 肝管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 结石嵌顿
  • 简介:摘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通常见于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和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与神经功能转归不良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研究显示,不同细胞来源的泌体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有益作用,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文章对外泌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外泌体 神经保护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损伤固定支架在重症创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共计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骨科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理念指导治疗,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针对骨科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固定支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外固定支架 重症创伤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检测“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损伤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有心脏及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心肌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心肌酶谱”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相比敏感性及特异性有较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员实验室检测应选用“心肌酶谱”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入住我院门诊和住院处的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取晨尿,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果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前,高压管道的施工工艺一般由外国专利持有人授权的外国工程公司设计。由于高压管道的法兰连接方式不同于普通工业管道的焊接接头连接方式,部分高压管道也是卡套结构,因此检测方法与常规工业管道有很大不同。本规定的常规检查和测试方法可能无法有效检测高压管道的损坏或故障。随着化工厂的长期使用,最早的化工厂已经使用了40多年。例如,一家石化高压聚乙烯工厂于1976年投入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管道中的小缺陷也可能发生变化,风险从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导致破坏性失效和灾难性后果。为了更好地对高压管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本文描述了高压管道的应用场景,分析了高压管道损坏模式,并提出了适用的检测方法,可为用户和检测机构对高压管道的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压管道 损伤模式 检验方法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高压管道作为输送介质的关键设施,其安全运行受到极大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压管道常见的损伤模式,以及对应的检验方法,确保管道的安全与可靠性。文中将详细介绍各类损伤模式的特征、成因及影响,并对现代检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和智能化检测手段。

  • 标签: 高压管道 损伤模式 检验方法 非破坏性检测 安全性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0例进行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4例患者>90分,10例患者70~90分,5例患者60~70分,优良率为95%。结论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外固定架 内固定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常见的脊柱骨折合并伤,可导致患者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泌体作为纳米级的细胞微粒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受到广泛关注。脊髓损伤时来源于脊髓组织细胞的泌体对损伤进程与组织修复产生影响;另外,泌体可作为脊髓损伤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案也被广为研究。笔者就脊髓组织中各类细胞泌体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多种细胞来源泌体在脊髓损伤中的修复作用进行综述,加深对外泌体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认识,为研究脊髓损伤病程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脊髓损伤 外泌体 信息传导
  • 简介:(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营口115002)摘要目的探讨肝胆道手术中所致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2002年~2009年间随机抽取76例肝胆道手术病例中,有18例造成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分析。结果全组有8例为十二指肠后壁损伤;10例十二指肠前壁损伤;全组病例中造成十二指肠损伤18例,发生率为23.7%(18/76);术后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5.2%(4/76);死亡2例,死亡率2.7%(2/76)。结论肝胆道手术对十二指肠损伤不可忽视,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损伤,应积极采取适当合理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肝外胆道手术 十二指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现代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模式在42例周神经损伤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性质和情绪改变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组患者疼痛改善好于传统组护理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而出现焦虑情绪的倾向亦低于传统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周神经损伤性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损伤 神经痛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肝胆管损伤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10例胆囊切除术致肝胆管损伤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术后确诊6例。术中及术后确诊的8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满意。1例LC术后胆漏,内镜下鼻胆管胰管逆行造影(ERCP)显示胆总管侧壁小损伤,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4周后痊愈。1例LC术后2d出现黄疸,MRCP显示胆总管截断影像,术后4d手术探查发现2枚钛夹误夹胆总管,拆除钛夹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结论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肝胆管损伤的前提,根据胆管损伤的确诊时间、损伤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