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外感发热患儿时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外感发热患儿共106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2例对照组和5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服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完全退热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观察组患儿的完全退热时间为(21.8±12.6)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的(35.2±13.9)h,P均<0.05。结论在外感发热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儿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外感发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18-01
  • 简介:摘要外感病是一个综合的病理生理状态,病因病机包括能量代谢异常状态(寒证或热证)、微生物感染、病理性生理性代谢物积聚、正气强弱。外感病的寒热本质与机体能量代谢异常及其原因相关;辩证依据主要是可以反应机体能量代谢状态的相关征象。感染只是外感原因中的一个因素;发热外感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和体征,与病的寒热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中医寒热辩证,通过正确治疗纠正能量代谢异常是外感疾病获取良好疗效的前提和基础。外感疾病发热,寒热本质不同,退热方法不同。

  • 标签: 外感病 寒热本质 感染 发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中药辩证治疗外感发热即刻退热的疗效。方法中药组设置20组,一类是中药治疗组1风热犯肺,一类是中药治疗组2痰热壅肺,分别采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和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西药对照组设置同样分为两类,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类10组,采用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结果中西组在用药后对照组1与治疗组1体温的均值在1,2,3,4,8h时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12,24时间段内则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与治疗组1在1,2,3,4时段有统计学意义,而在48,60,72h时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风热犯肺型的外感发热,中药治疗与西药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治疗相比,8h内退热效果中药治疗不如西药治疗,但在8h以后则可与西药治疗达到同样的效果。对于痰热壅肺型发热,在4h内中药治疗退热远不如西药治疗,但在4h后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 标签: 中药辩证治疗 外感发热 即可退热 西医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防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以儿科、外感发热为主题词,以中药、推拿、针灸、刮痧、洗浴、外治法等为关键词,查阅近10年来的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文献,并以2008年至今的中文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筛选具有代表的相关文献30篇,分别从汤药、经直肠给药、中药外洗法、针灸、刮痧、推拿等6方面对中医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汤药、经直肠给药、中药外洗法、针灸、刮痧、推拿等中医治疗和护理方法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很好的疗效,但在机理研究、数据可信度上尚有不足。结论中医治疗和护理小儿外感发热的方法值得推广,但需进一步加强机理研究。

  • 标签: 儿科 外感发热 中医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护理的效果,减少患儿的痛苦。方法对100例患儿采用中药自拟方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与护理。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小儿外感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外感发热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外感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对外感发热患儿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有效使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并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外感发热 小儿 中药足浴 护理
  • 简介:今年11岁的儿子活泼好动,从小就没让我省心过。特别是他的安全问题,要我们担惊受怕了几次。

  • 标签: 婚姻 家庭生活 爱情 感情生活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川贝母、黄芩、生甘草、桔梗、金银花、白茅根、连翘、芦根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柴胡、川贝母,柴胡、黄芩,柴胡、生甘草,川贝母、黄芩等,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桔梗、川贝母、前胡等22个核心组合和竹叶、太子参、知母、金银花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教授临床善用《伤寒论》经方化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标签: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小儿外感发热 用药规律 名老中医
  • 简介:暑假,我带学校部分优秀学生访问了几所欧洲姐妹学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学校图书馆,我们看到不断有学生进来,书包往旁边一放,就拿起书,或沉思,或静读,他们都沉浸在书中,尽享阅读的乐趣。而我们的学生在这里却很少有人去翻阅外国书籍,要么在玩手机游戏,要么翻出考卷开始做带来的假期作业。比利时学校各科教学都非常重视阅读这些年来,每到发达国家,在地铁、公交车上都能看到感人的读书情景。在布鲁塞尔、巴黎、东京的繁华地段的书店里,

  • 标签: 学校图书馆 假期作业 话题讨论 文化功底 课堂教学 天文地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感染发热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感染发热患者144例,给予降温护理、病情监护、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结果降温前(38.6±0.6)℃,初次降温后(38.3±0.8)℃,次日(37.4±0.5)℃;患者复温时间12h~3日,平均(1.8±1.0)日。住院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率100.0%。结论感染发热护理方法基本成熟,降温需规范,避免盲目,严格遵医嘱应用合适的降温方法;应做好原发病的护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对于冰敷、降温毯降温者,强化护理监护、压疮预防护理。

  • 标签: 发热 感染性发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入院后,及时给子退热治疗,及时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的出现,并对患儿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50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小大,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中医治疗外感风寒证优势。方法总结本人在治疗外感风寒证的过程中有点滴体会。结果大量可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一、二剂治愈的风寒感冒患者却随意用寒凉药,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烧不退等后果。结论由于个体差异,同样的致病因素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其治疗用药就有差异;不同的致病因素而出现相同的证时用药相同,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而治疗前提一定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的。

  • 标签: 风寒感冒 误区 辨证施治 中医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急诊感染发热患者临床研究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感染发热患者,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平均分为普通细菌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以及病毒感染组,每组患者30例,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下降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下降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组患者治疗第4天后,有7例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症状,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28.44±5.57μg/L,第4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35.74±5.86μg/L,治疗第7天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5.84±2.12μg/L,体温得以控制。结论进行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就可以对于早期细菌感染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对细菌感染程度作出定性反应,促进患者后期的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检测 感染性发热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1-01摘要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发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收入我院肿瘤科的各类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并针对发热这一症状,治疗组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运用热可平加头孢唑啉钠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发热效果良好,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痰热清 治疗 癌性发热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布洛芬混悬液针对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小儿安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布洛芬组30例和氨基比林组30例。布洛芬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氨基比林组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中退热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三项数据并比较。结果布洛芬组总治疗有效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平均退热时间均优于氨基比林组73.33%,33.33%以及退热时间。两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结论小儿发热治疗中采取布洛芬混悬液可持续快速退热,口服便捷易被患儿所接受,可为儿科常用药之一。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