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性。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性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性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性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简介:弟子有点“狂”未必都是过9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蔡辉的同名文章指出:近日.某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些批评学界前辈学术能力的言论,其导师斥其为狂徒,并以一封公开信,宣布“断绝师生关系”。评价前辈学术成就,确应谨慎.毕竟学问是一代代层积而成.必有“后见之明”.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前人,易产生不过如此之感,这就要历史地、具体地去看问题,学问上没有永远的大师,大家都是后来者的炮灰.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做到“愿长相亲不相鄙”。但.少年轻狂,从来难免,一味压制、威服,未必就是好办法。弟子做得不好,导师可以用自身的好榜样去感化、规劝他.不应采取这么轰动的方式。读书人心中的专制,有时更可怕.因为完全不允许异己存在,该事件中的导师,想必不至于偏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