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尤其在华东地区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地理布局特征、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视角与最新进展。针对城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湿地公园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 标签: 城市湿地公园 现状 评价 保护
  • 简介:目前,有关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缺乏对经济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在分析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和相关经济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产生的影响,并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着手构建了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以河南省贾鲁河郑州段和周口段为例开展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本评价方法可行。

  • 标签: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 经济可行性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贾鲁河
  • 简介:该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南部,既是盐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也是城市重要的综合性公园。设计范围包括核心区、协调区和研究区,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协调区面积约为210万平方米。

  • 标签: 城市规划设计 盐城市 湿地公园 森林 龙湖 占地面积
  • 简介:长春北湖湿地公园具有较为典型的东北平原城市湿地特征。通过分析该湿地公园的建设条件,阐述了其发展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湿地公园 发展前景 长春北湖
  • 简介:摘要城市公园城市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园林绿地,也成为城市文明与繁荣的标志,在城市化迅速发展今天,城市公园必须着重生态建设,即向城市生态公园发展,这也应该是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城市公园 城市生态公园 发展趋势
  • 简介:以近自然化概念为基础,从河流“硬件”和河流“软件”两个方面对河流的近自然规划进行了探讨,以使河流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 标签: 河流 近自然 生态规划
  • 简介:翠湖湿地公园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这里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相对已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分布。2009-2012年翠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翠湖湿地公园有水生植物52种,隶属于24科37属;其中挺水植物物种最多,其次是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漂浮植物种类最少;从植物地理成分来看,翠湖湿地水生植物分布具有广域性,以世界性属成分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性属成分,热带性属只起到补充成分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均具有净化水质、美化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翠湖湿地公园以在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增加物种多样性,并适当控制植物生长范围和速度为原则,充分利用不同水生植物的特性完成保护与管理翠湖湿地公园健全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

  • 标签: 水生植物 资源 保护与管理 翠湖湿地公园
  • 简介:滨海湿地作为自然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与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丰富和扩展。本文从厦门下潭尾湿地公园的历史沿革、景观资源进行分析,介绍其公园定位、景观结构及景观营造等,以实现生态性、科学性、景观性、教育性的统一为目标来营造现代滨海湿地景观,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滨海湿地 景观资源 景观营造 湿地植物
  • 简介:和田河流域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根据和田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流域未来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区域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 标签: 生态 环境 敏感性 分析 评价
  • 简介:黑河是甘肃省西部干旱区重要的内陆河。以甘肃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对风险概念模型的扩展和修正,构建了黑河流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及相关软件实现了对黑河流生态风险值的定量评价,并绘制了该地区的生态风险值分布图谱。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的生态风险值为0.51,属于中等风险水平。研究区域的风险值分布以黑河为中心自内向外划分为3个明显的风险层次:低水平风险区域集中在黑河周围,主要的景观类型为耕地,该风险区的风险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中等风险区域主要分布着林地、草地两种景观类型,这一风险区域是干旱区绿洲的保护屏障区域,也是绿洲和荒漠的过渡区域,受人类活动干扰及自然侵蚀共同影响;较高风险区域周围分布着沙漠、戈壁,常年受干旱区光热条件的影响,自然侵蚀作用明显。从评价结果来看,构建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反映黑河流域的生态风险水平及其分布。

  • 标签: 环境学 黑河流域 生态环境 风险评价 风险图谱 风险分布图
  • 简介:前些时日参加“温州市建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期间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讲“建筑和城市”专题,他对“千城一面”和“现代城市”的介绍使笔者受益颇深。温州城至少已有2200年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沧海桑田,留下许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记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建设,温州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几乎成了秦佑国教授课中“千城一面”的城市典型。

  • 标签: 城市公园 温州市 文化定位 建筑文化 历史文化 清华大学
  • 简介:选取位于大兴安岭林区的南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多时相、中等分辨率的环境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决策树建立等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森林地区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过程中,采用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使分类更具层次性;利用光谱、空间、形状等多种属性特征,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可以更好地识别复杂多样、界限模糊的湿地景观,其中,草本沼泽的生产者精度达到了91%。结果显示,南瓮河流域内,湿地类型多样,以草本沼泽和灌丛沼泽为主,且其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和中下游宽阔的河谷地带。

  • 标签: 面向对象方法 湿地信息提取 环境卫星影像 多尺度分割 南瓮河流域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利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季水域结冰厚度观测资料和张掖观象台的气温、地温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水域结冰厚度预报方程。通过对不同的预报方法进行预报效果验证,该结冰厚度的预报模型能够对结冰厚度有比较理想的预报效果,流动水域结冰厚度预报历史拟合率分别为:80.6%(多元回归)、74.6%(逐步回归)、100%(BP神经网络);模型试报准确率分别为:72.7%(多元回归)、72.7%(逐步回归)、81.8%(BP神经网络)。静止水域结冰厚度预测历史拟合率分别为:76.9%(多元回归)、71.8%(逐步回归)、93.5%(BP神经网络);模型试报准确率分别为:76.0%(多元回归)、72.0%(逐步回归)、84.0%(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方法优于逐步回归方法,而BP神经网络又明显优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数据显示该结冰厚度的预报模型能够对结冰厚度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预报模型能够对水域结冰厚度进行有效的短期预报,其性能指标符合实际要求,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水域 BP神经网络 统计预报 模型 结冰厚度
  • 简介:正~~

  • 标签:
  • 简介:选择温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湿地、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湿地和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广州红树林湿地,对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红树林湿地在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方面都要高于泥炭沼泽和苔藓泥炭沼泽。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的CH4和CO2排放通量有较大差异。在CO2排放通量方面,若尔盖高原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排放通量要高于红树林湿地;在CH4排放通量方面,三江平原湿地的CH4排放通量要大于若尔盖高原湿地和红树林湿地。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气候因素在大尺度上影响湿地的碳源、碳汇特征,而水文、植被类型和植株密度等亦是影响不同湿地类型碳源、碳汇差异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气候带 固碳 碳排放 高原湿地 沼泽湿地 红树林湿地
  • 简介:水利工程从两个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胁迫: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运用河流动态管理、适应性管理理念以及生态水工学原理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在淮河流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目前应主要解决枯水季节灌溉用水与河流自净需水、最小生态基流的关系.同时,进行部分河道自然地貌特征和自然岸坡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历史自然水文特征,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物栖息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修复功能.

  • 标签: 淮河流域 水利工程 胁迫 科学管理
  • 简介: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了20余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已经8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已经7年,但从媒体的披露和公众的感受来看,我国的土壤、水和大气环境问题目前相当严重。原因何在?一些人总是把问题归咎于立法不健全,总是想在本已很庞杂的立法体系之中再添加一些专门法律。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友好型社会 法治 立法体系 资源节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