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麓,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经济,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牧业旗。巴林右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巴林右旗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的人文古迹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巴林右旗物产丰富,有可利用草场1126.6万亩,牧草种类300余种,150余种药用植物和70余种野生动物。境内河流遍布,湖泊众多。全旗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可观,已发现的金属及非金属矿有24种,矿点和矿化点100多处,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巴林石、煤、铝、锌、铜、高岭石等十几种。特别是素有"天之瑰宝"之称的巴林石,堪称物华天宝,是不可多得的雕刻及欣赏用石,对扩大巴林右旗影响,提高巴林右旗知名度起着积极的"名片"作用。
简介:阳明洞与天泉桥是王阳明思想成立与成熟的两个代表性场所,它们一个出现在阳明的早年,另一个出现在他的晚年,两处皆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阳明入“道”的象征。阳明与余姚、绍典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引起两地学者争论的问题。事实是:阳明十岁就已随父迁居山隐,此後有五次归姚,其中还有雨次重要的讲学活动,证明阳明不仅仍把余姚视为故乡,而且还将其作为重要的讲学教化之地。但如果说余姚是阳明的出生与讲学之处,那么绍典则可以说是阳明学的发生与成熟地。至于“守”字辈的命名舆排序,不馑锐明阳明祖辈在严守儒家道德规范上是无可挑剔的,而且表明阳明的妹妹也是严守妇道、颇有才华的,故其受到父亲王华及长兄阳明的爱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关于阳明结议日本人以及封阳明遗像的考证,则不仅说明阳明本人与日本人有遇多次直接或同接的接触,而且还使我们从阳明遗像的临摹、复裂及演变的过程中,看到了王阳明在中日人士人心目中的形象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