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土壤的动态模拟及预测是防旱抗旱、调控植被生长与土壤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干旱问题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研究,以寻找土壤的动态变异特征,重点讨论了土壤的周期性变异特征。然后用深度学习的Seq2Seq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Seq2Seq模型的土壤动态模拟和预测效果较好。

  • 标签: 土壤水分 时间序列 Seq2Seq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风沙区煤矿高强度开采对于矿区复垦及生态恢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文章以某煤矿区为例,通过监测点布设,系统对某一开采面进行了观测取样,针对表层、20~40cm、40~60cm、60~200cm四个土壤层位在降雨1小时和5小时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区煤矿复垦及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考虑,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降雨条件 风沙区 高强度开采 剖面土壤水分
  • 简介:摘要随着“三农”专项建设工作的开展,基层气象部门陆续建立起了土壤自动站,增强了土壤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结合临洮县气象局使用土壤自动站的实际,首先简要概况了土壤自动站构成,接着分析了土壤自动站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对策,最后给出了几点土壤自动站日常维护,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土壤水分自动站 构成 常见故障 日常维护
  • 简介:土壤是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植被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然而受坡面微地形的影响,黄土坡面土壤存在异质性,从而影响林草植被精准配置。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5类陡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0~180cm土层)的定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土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结果表明:1)降水年型对微地形土壤时空变化均有影响,枯水年切沟底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平缓,雨季前下降趋势缓慢,雨季后增长趋势滞后;而丰水年切沟底土壤的变化呈V型变化;缓台、浅沟、塌陷和陡坎4种微地形枯水年土壤季节变化一致,呈M型变化;而丰水年土壤季节变化呈w型,2个最低值出现在5月和11月。2)垂直方向上塌陷、原状坡、陡坎土壤自上而下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缓台、浅沟、缓坡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黄土陡坡中的切沟底土壤含量最高。3)缓台、陡坎、原状坡的土壤速变层和活跃层在丰水年消失,在枯水年深度下移;塌陷、切沟、浅沟、和缓坡土壤速变层和活跃层在枯水年均下移。

  • 标签: 陡坡地 土壤水分 微地形 垂直变化 陕北黄土区
  • 简介:以位于晋北风沙区右玉县贾家窑6种人工林地(11a油松林、21a油松林、23a华北落叶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柠条林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粒度、计算粒度参数等分析比较不同林地土壤和粒度的变化及分布。结果表明:1)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11a油松林〉柠条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23a华北落叶松林〉21a油松林;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较深土层土壤受植物蒸腾耗水、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等因素影响;2)6种林地的粒度组成以极细砂和粉粒为主。7个粒级中,柠条林和沙棘林粉粒占比最大,其他林地极细砂含量占比最大;3)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土壤平均粒径大小依次为:23a华北落叶松林〉11a油松林〉21a油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林〉柠条林;4)沙棘林和柠条林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在晋北风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沙棘和柠条进行造林;5)研究区经过多年植被恢复,人工林耗水量增加。认为有必要根据土壤状况结合植被耗水特性和生长阶段开展人工林的科学管护,如适当调整植被盖度,加强林下草本和枯落物保护。

  • 标签: 土壤水分 土壤粒度 人工林 风沙区
  • 简介:摘要土壤物理性质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与其相适应的土壤水分动态的特征,反映了土壤的结构状况、养分状况、持水性能、保水能力及渗透能力,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土壤传输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土壤物理性质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强土壤抗蚀、抗冲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质地 土壤水分
  • 简介:土壤入渗特性与不同层次土壤密切相关,影响农田弃耕后的植被演替过程。为深入理解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土壤入渗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以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不同年限的弃耕农田为对象,采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入渗参数,利用Kostiakov-Lewis模型模拟软梁和硬梁弃耕农田(共计12个弃耕类别)的水分入渗过程,分析它们的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软梁土壤初渗速率随弃耕年限增加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在弃耕10年时显著降低;2)硬梁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弃耕10~15年之间明显升高。随弃耕年限增加,软梁土壤入渗浅层化,硬梁土壤入渗能力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灌丛化 弃耕农田 土壤水分入渗 Kostiakov-Lewis模型 鄂尔多斯高原
  • 简介:摘要土壤物理性质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与其相适应的土壤水分动态的特征,反映了土壤的结构状况、养分状况、持水性能、保水能力及渗透能力,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土壤传输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土壤物理性质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强土壤抗蚀、抗冲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质地 土壤水分
  • 简介:土壤的垂直变化与空间变异特征对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丘区降雨-土壤响应关系,在天水罗玉沟流域建立野外坡面小区,利用野外水分动态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天然状态和90mm/h降雨强度下的土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土壤剖面土壤的垂直变化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20cm)、活跃层(20-30cm)、次活跃层(30-40cm)和相对稳定层(40-100cm),土壤的垂向分布存在分层现象,坡向分布存在显著的坡位差异(P〈0.05)。降雨过程中,降雨能明显增强土壤的活跃性,主要表现在0-30cm土层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降雨对土壤活跃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0-30cm土层土壤随降雨时间变化表现为3段式,即快速上升期、稳定期、略微下降期,深层次土壤在垂向的变化中表现为不均匀性,存在梯度性差异;除0-30cm土层外,降雨仅增加各土层中的土壤,对各层间土壤在整体土层范围中土壤的占比影响较小,雨中坡位间土壤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1)。随着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产流速率呈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产沙量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 标签: 野外坡地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空间变异 黄土丘陵区
  • 简介:摘要在综合管廊回填施工项目中,如果遇到不良土质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不良地质废弃,这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鉴于此,可以采用掺加水泥或砂等措施对不良土质进行改良。结合综合管廊案例,简要探讨不良土质改良的施工技术,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鉴定。

  • 标签: 综合管廊 不良土质 土质加以改良
  • 简介:为研究硅钙镁肥(GF)对不同母质稻田土壤稻Cd吸收累积的影响及其差异,选取黄泥田(板页岩母质发育水稻土)和麻砂泥(花岗岩母质发育水稻土)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分析各生育时期土壤pH值与CEC变化、土壤溶液中Cd浓度、水稻各部位(根、茎、叶、谷壳和糙米)Cd含量及水稻全株总累积量、水稻根表铁膜Cd、Fe含量与总累积量.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施用GF显著降低了土壤溶液Cd浓度,施用GF显著提升了土壤pH和CEC,施用GF降低了水稻根、茎、叶、谷壳与糙米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水稻全株Cd累积量.稻田土壤施用GF促进了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增加了各生育时期DCB-Fe、降低了DCB-Cd含量,抑制了Cd由根部向上迁移,稻田土壤施用GF,黄泥田与麻砂泥水稻糙米Cd含量降低至0.11mg/kg和0.15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与土壤溶液Cd浓度、水稻糙米Cd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稻根表铁膜Fe累积量与DCB-Cd、根与糙米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GF使叶对糙米Cd再转运贡献率降低5.88%(黄泥田)和12.80%(麻砂泥).稻田土壤施用GF可有效阻控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且麻砂泥效果优于黄泥田.

  • 标签: CD 土壤 硅钙镁肥 水稻 根表铁膜 再转运
  • 简介:探索了在以磷酸为酸化剂条件下的实验条件,包括还原剂的添加、酸浓度选择的计算、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的统计,目的是为土壤中硫化物的检出提供借鉴和参考。在以三种土壤为实验样本的实验中,对比磷酸、盐酸、硫酸为酸化剂的检出结果,添加20mL磷酸、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5g抗坏血酸的检出结果和以硫酸为酸化剂的检出结果比较接近,同样酸度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后的检出值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都有提高。三种土壤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5.6%、6.1%、10.1%,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是77.8%、81.9%、64.4%。系统可以完成对部分金属硫化物、易溶硫化物完全解析,且不会因为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对S2-的正负误差。

  • 标签: 硫化物 酸化 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摘要土壤电阻率是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对雷击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接地系统是防雷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布设防雷装置的建(构)筑物,都需要接地系统性能良好且同规范要求相符。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对接地电阻的影响。

  • 标签: 土壤电阻率 接地电阻 影响
  • 简介:于2015年11月25日,在鄱阳湖湿地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集中生长区,采集0-10cm深度土壤和植物样品。于2015年12月15日-2016年3月21日,在河南大学环境科学实验室,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及添加灰化薹草碎末处理下,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初始平均质量比为1403.7mg/kg,实验结束时,在未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413.3mg/kg、1358.0mg/kg、1325.0mg/kg、1414.7mg/kg和1446.0mg/kg;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612.3mg/kg、1329.3mg/kg和1395.7mg/kg。与实验初始相比,添加灰化薹草的恒湿和干湿交替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减小了10.9%,恒湿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铵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在灰化薹草分解过程中,2-5cm深度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增大,但是,在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各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小于未添加处理,灰化薹草分解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增强。

  • 标签: 土壤 含水量 灰化薹草分解 鄱阳湖湿地
  • 简介: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人们对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的安全存储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粮食中,水分对粮食的影响是很严重的。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粮食的安全存储以及贸易定级,因此,在储藏和贸易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水分进行严格的检查。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普遍的水分检测技术,同时着重分析了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标签: 传感器 电容 水分测定
  • 简介:摘要文章重点针对西岳庙建筑与风水展开论述,分析了建筑结构、庙宇建筑涉及到的风水学理念,最后探讨了建筑风水与现代思想的融合,目的在于利用风水学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西岳庙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西岳庙 建筑 风水
  • 简介:大气淡水含量丰富目前,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取自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干净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必需品,然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稀缺。美国期刊《科学进展》去年刊登的一份新研究报告称,全球超过40亿人每年有至少一个月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受波及的人数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二,表明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比原先估计更为严重。此前多个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受水源短缺影响的人口介于17亿至31亿。

  • 标签: 收集设备 阿塔卡马沙漠 干燥空气 MOF 收集系统 合作团队
  • 简介:据《农业工程学报》2018年第3期《水分亏缺对滴灌柑桔光合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张效星等)报道,为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对柑桔叶片光合特性、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以7年生“不知火”柑桔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Ⅲ)、果实成熟期(Ⅳ)各设置4个亏水处理,即轻度亏水(LD)、中度亏水(MD1)、偏重度亏水(MD2)和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个对照处理,分析柑桔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滴灌水分亏缺的响应规律。

  • 标签: 水分亏缺 柑桔 水分利用效率 叶片光合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果实膨大期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壤的普查化验程序和检测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检测方法确保土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土壤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 检测 方法
  • 简介:摘要油气水分离计量装置广泛应用于勘探、开发过程中自喷井测试及联合站油气分离等场所,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装置。能否将地层产液中的油、气、水有效地分离,不仅影响油气水产量等重要油井生产参数的准确录取,而且也有可能造成禁火区域的可燃气体的大量聚集,当其达到爆炸极限时,一遇到火源,就有可能诱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及设备设施的损坏等事故,本文以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为载体,以自喷井试油测试为背景展开了分析,并对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分离,效果,分析,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