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硕果满枝的金秋十月胜利召开了。这次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会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租喈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结晶。《决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租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简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上王乐泉书记所作的《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的报告中,也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内容,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严厉打击影响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三股势力”,构建新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介:心理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为了解新疆居民心理和谐的状况及特点,在新疆南疆和北疆抽取1477名成人被试,采用民族成年人心理和谐量表(MHS-EA)测试。结果发现,新疆居民心理和谐总体水平(3.66±0.58)处在不确定到比较和谐区间内;27.90%的居民心理和谐程度较高,61.90%的居民心理和谐水平处于“不确定”到“比较和谐”之间,10.20%的居民心理不和谐。不同民族的心理和谐程度存在差异。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谐分数最高,乡镇居民居中,农村居民最低。佛教居民的心理和谐分数较高。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公职人员、退休居民的心理和谐程度较高,外出务工、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较低。已婚群体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未婚、离婚、丧偶、同居群体,分居民族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最低。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随着受教育年限增加、家庭月收入增加而上升。青年、中年、老年居民心理和谐水平逐步升高。整个研究表明,新疆居民的心理基本和谐,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和收入水平对心理和谐有一定影响。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新疆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