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椎体成形术和成形术在治疗脊柱骨折中的效果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抽取该院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共计82例,按照组间均衡可比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安排(n=41),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后者开展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并针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对。结果:不同方案的采纳应用,所得效果差异显著,研究组更优(P<0.05),均可见于:术后1、6个月椎体高度、术后1、6个月ODI评分、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结论:对于脊柱患者患者而谈,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取中,采用后成形术开展治疗,优势性更强,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还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建议优先选择、广泛推崇。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治疗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2例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椎体肿瘤,总结手术全程中的手术护士配合的经验及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术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术中操作的配合等。结论娴熟的手术配合,细致的护理是手术安全可靠的保障。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成形治疗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临近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椎间盘退变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变,其中成形术引起的临近椎间盘退变更加严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近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椎体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脊柱高度均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药使用时间等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路成形术治疗肿瘤及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13例椎体塌陷病变患者,应用SKY膨胀器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注入骨水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经皮穿刺椎体后路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骨折并发症小等优点,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微创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成形术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病人在术前的评分同术后相比,出现显著降低,且凸角同术前相比,也发生明显缩小。病人术前术后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并无重型并发症、脊髓受压以及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折,选择成形术进行治疗,其具有预后良好、椎体恢复较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以及能够明显改善疼痛等优点。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后凸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成形术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成形术(PKP)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12年3月住我科的共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的方法。结果 99%的患者在术后半小时至24小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并且部分纠正了胸背后畸形,术后随访3个月--8年,患者反应良好。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这种微创技术,确实能迅速减轻椎体骨折所致疼痛并且尚可部分纠正胸背后畸形,避免了高龄患者既往以长期卧床治疗引发的许多致死性继发病以及胸背后畸形无法纠正之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61例(PVP50例,PKP11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脊柱侧Cobb角,以及伤椎最塌陷处的高度。结果骨水泥渗漏17例。61例随访8?12个月,平均9.4月,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脊柱侧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745,^=0.000)。术前脊柱侧Cobb角为16.4°±5.5°,显著大于末次随访13.3。±5.5。(P=0.000)、术后6个月13.4。±5.5。(P=0.000)、术后3个月13.9。±5.6。(P=0.000)和术后3d14.2。土5.5°(P=0.000)。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椎体最塌陷处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7.928,P=0.000)。术前最塌陷处椎体高度(1.9±0.6)cm,显著低于末次随访(2.0±0.6)cm(P=0.000)、术后6个月(2.1±0.6)cm(P=0.000)、术后3个月(2.1±0.6)cm(P=0.000)和术后3d(2.1±0.6)cm(P=0.000)。结论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脊柱侧畸形以及伤椎最塌陷处高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脊柱侧凸 骨折 脊柱
  • 简介:背景:相较于传统的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成形两种术式可更快的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症状,但骨水泥灌注恢复了骨折椎体刚度的同时,理论上也会改变骨折椎体的应力分布和增加临近椎体的应力载荷,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变。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成形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85例,分为经皮椎体成形组42例、经皮成形组23例,并设置了行保守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ODI评分和椎间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成形均能达到较快的缓解疼痛及减少卧床时间的满意疗效,但出院24个月的OD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出院24个月,经皮椎体成形组和经皮成形组的MRI指数低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0.05);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值则高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0.05),且经皮成形组较经皮椎体成形组差异更明显(P<0.05)。提示经皮椎体成形及经皮成形能加速临近椎间盘的退变,且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另外,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经皮椎体成形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临近椎间盘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成形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经皮椎体成形组与椎体成形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疼痛评分。结果椎体成形组的椎体疼痛评分改善优于经皮椎体成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形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椎体成形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术后功能。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花费更少,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 后凸成形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椎体成形术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8例,接受成形治疗的42例。在术后,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疼痛镇痛药的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中(随访时间为9个月)椎体成形术组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前的7.4到术后的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2.2到术后0.6,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到术后1.7。成形术组的视觉类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3。因此,椎体成形术组和成形术组都能对患者椎前中柱高度进行恢复,成形术组效果更加明显且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和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椎体成形术相比,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的治疗更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好地恢复患者的伤椎高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和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参照组用椎体成形术,研究组用椎体成形术。结果:研究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参照组,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Cobb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椎体成形术,可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与生活障碍,减轻疼痛感,缩小Cobb角。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经皮椎体成形术自1998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因其具有创伤小、缓解疼痛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最常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文献报道渗漏率在7%-14%[1-3],但有学者认为,临床上骨水泥渗漏率是被低估的,实际渗漏率要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4]。多数情况下,骨水泥渗漏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是,骨水泥一旦渗漏到硬膜外或椎旁静脉则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肺栓塞等灾难性后果。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常见并发症 缓解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侧入路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例,经皮伤椎仅行单侧入路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单枚可扩张球囊于伤椎,扩张球囊抬升终板,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记录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背痛缓解及活动恢复情况,观察是否有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高度和脊柱畸形Cobb角。结果21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5~45分钟,平均30.6分钟,透视次数15~28次,平均21.5次,手术前后伤椎前部、中部高度、脊柱畸形Cobb角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背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均能术后次日自行下床行走,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单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和术者放射暴露,对高龄患者特别有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治疗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热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PVP技术推广、改进与发展,提出了椎体成形术(kyphoplasty,PKP)的概念。经过体外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本院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36例,对于PKP的操作技术有一定认识体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操作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效果 PVP技术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董占引           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061000           【摘 要】目的: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40 例于2010 年3 月至2012 年12 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骨质疏松脊           柱压缩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0 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治疗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 式,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进行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52.29±11.33)毫升,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49.35±12.30)分钟,手术完成后患者丢失 的的椎体高度为8-13 毫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5.8)天。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使患者疼痛得到 有效的减轻和缓解,同时使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正常,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