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中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无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中TC、TG、L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9例确诊为变异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9例患者中,27例患者冠脉造影狭窄>50%(狭窄组),12例患者冠脉狭窄<50%(对照组)。27例狭窄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19例,70.37%)高于对照组(3例,25.00%),狭窄组的平均年龄(54.53±4.82岁)高于对照组平均年龄(49.65±6.24岁),狭窄组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例数(19例,70.37%)高于对照组(4例,33.33%)。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异性心绞痛临床上多伴有冠脉狭窄病变,且一般年龄较大的男性患者冠脉狭窄的风险较大,并且在合并冠脉狭窄时更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VAP在DCG检测中发生S-T段抬高患者,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12例S-T段抬高患者中同时合并缺血性J波者5例,占41.7%。伴有缺血性J波者1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缺血性J波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率为71%。结论S-T段抬高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性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值得临床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血压变异性(BPV)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评价CCS与BPV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的U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首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治疗的466例UAP患者,入选患者均在PCI术前接受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别测量CCS及血压变异系数(CV),入选病例按CCS分为CCS≤100,CCS101~400和CCS〉400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PCI术后对三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后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入院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CCS〉400组患者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高于其他两组(13.2±2.2vs.12.4±2.2vs.11.8±1.7;10.8±1.5vs.10.3±1.5vs.9.7±1.0,P〈0.05);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表现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B2/C型病变比例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显著升高(47.6%vs.29.1%vs.18.3%;45.0%vs.27.3%vs.15.7%;56.8±16.9vs.52.8±13.6vs.36.7±17.1;P〈0.05);并且CCS与SBP-CV呈正相关(r=0.322,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三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8%vs.84.2%vs.77.2%,Logrank8.044,P=0.005),在校正了年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CS〉400及SBP-CV是UAP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CCS〉400组患者较CCS≤100组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4.741倍(RR=4.741,P〈0.01)。结论CCS较高的UAP患者具有较高的血压变异性,并且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CCS及24hSBP.CV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