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个国家的宪法发展既浓缩着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史,又浓缩着它法制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宪法从宪法文本到宪法精神经历一系列的嬗变,宪法的重心从政治结构到法律结构,宪法从实用工具主义到理性内部建构,宪法典的规范结构也趋于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宪法的权威得以确立。

  • 标签: 宪法 政治结构 法律结构
  • 简介: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非营利组织生发范式,既有自上而下体制内生成路径,又有自下而上体制外生成路径。体制内生成路径表现为对政府明显的路径依赖,行政色彩浓厚,导致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人格和尊严;体制外生成路径则面临资金、人才短缺的困境,导致非营利组织处在“有心无力”的志愿失灵状态及缺乏力量和尊严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获得力量和尊严,非营利组织必须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一方面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推动政事、政社分离;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怀。这就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双赢博弈、非营利组织获得力量和尊严的法团主义之道,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标签: 非营利组织 政府 公共服务 路经
  • 简介:陈晓景在《知与行》中撰文认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其具体路径也必须要遵循良法善治的法治内涵,确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法理念,通过治理能力法治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制化来保障和实现绿色发展。首先,保障绿色发展的法治思维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坚决摒弃强渊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 标签: 绿色发展 法治内涵 路径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治理体系
  • 简介:   [ 摘 要 ] 农业绿色发展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结构调整质量不高、科技服务农业能力较弱、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念转变、资源循环利用、完善体制机制层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关键词 ] 农业 ; 绿色发展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是生命之本,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深层次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必然选择,对保障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各地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基础条件优越,近年来,许昌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粮食产能稳步提高,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建成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 8 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 14 家。围绕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集聚发展。紧紧抓住全省都市生态农业试点机遇,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互联网 +” 农业,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2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质量不太高、难度大 ; 由于长期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影响,农民对安全、质优较高要求的生产方式等关注较低,習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优质的、品牌的农产品还未在广大农民心中占据绝对的分量,多数农村人习惯于传统种植习惯,对于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顾虑较多,农业结构普遍调整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兴农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农业对科技的急切需求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提供不足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无公害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肥料科学施用等技术在农村应用不普遍,农民获得并掌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困难,农业绿色发展科技供给存在人才缺乏、投入不足、应用普及困难等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在一些农村,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缺乏维护管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或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民传统意识较强,对于新建农业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秸秆处理设施积极性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迟缓、缺乏群众响应支持。     3 农业绿色发展途径     3.1 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在农业发展上缺乏足够的绿色理念,长期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惯性作用下,广大农民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农业发展向绿色方向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坚持改善农业生态优先、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生态保育思想,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在农村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媒介积极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及绿色食品,借助“互联网 +” ,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加大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好处的宣传力度 ; 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将“绿色发展”纳入村规民约,唤醒农民的绿色自觉,组织农民通过实地参观、先进示范、正反对比,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自觉培养绿色消费观念、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意愿。通过垃圾换积分、换生活用品,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唤起农民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3.2 科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建设节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一是控制耕地数量,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长期的超强度开发利用,使耕地质量下降、肥力不够。要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粮食生产应该适度退出,让土地休养生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坚守国家规定耕地红线,提质增效。二是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提高用水综合效益。三是加强农业用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健全肥料、农药减量化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效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与包装废弃物等再处理、循环化利用制度。目前一些地方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推广化肥利用新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逐步较少与规范化肥、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废弃物尽可能物尽其用,合理开发延长产业链条,达到循环利用,开发可多次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材料,替代或减少农膜的使用。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 ; 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技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加强水资源修复、林业和湿地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循环高效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战略,错位发展、凸显地方特色。实施有机品牌战略,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有机农业、有机水产品、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有机农产品,提高竞争力。     3.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让农业尽快“绿”起来,根本出路在创新、完善制度,要创新体制机制,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支农惠农政策虽然不少,但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农业政策的出台更应坚持“绿色发展”这个核心,调整完善现有农业农村政策,通过政策使农业“绿”意更浓。一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操作简单、效益高的先进技术。要通过与涉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降低农药残留,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促进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逐步确保农产品安全。开展秸秆、农药瓶、地膜残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科研攻关,推动农业资源有效和合理利用。二要健全金融保障体系。资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备,要对金融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绿色“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绿色食品、粮食精深加工等方面金融支持力度,对涉农绿色发展的项目、技术研发等要大力支持,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要跟进绿色管理体系。管理的好坏将影响农业发展的方向,直接关系农业绿色发展成败。要推进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制定农用物资绿色新标准 ;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监管、考核和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在地方政府考核中增加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地方绿色发展状况与财政资金拨付、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促使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将农业绿色发展摆在重要地位。 扩大农业绿色发展补贴范围和力度,拓展资金来源,加强绿色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法规。     [ 参考文献 ]     [1] 李由甲 .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J] 农业经济, 2017 ( 03 ) .     [2] 黄中丽 . 南阳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J] 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6 ( 24 ) .     [3] 陈亮,解晓悦 . 新常态下如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的思考 [J] 山西农经, 2016 ( 09 ) . 

  • 标签:
  • 简介:发展还是环保7如同硬币的两面。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而在我国这片先天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国土上搞好环境保护,更是世界性难题。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我国环保事业.正在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环保之路。

  • 标签: 绿色发展 20世纪70年代 路径 科学 环保事业 人类历史
  • 简介:   [ 摘 要 ] 农业绿色发展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结构调整质量不高、科技服务农业能力较弱、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念转变、资源循环利用、完善体制机制层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关键词 ] 农业 ; 绿色发展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是生命之本,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深层次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必然选择,对保障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各地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基础条件优越,近年来,许昌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粮食产能稳步提高,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建成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 8 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 14 家。围绕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集聚发展。紧紧抓住全省都市生态农业试点机遇,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互联网 +” 农业,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2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质量不太高、难度大 ; 由于长期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影响,农民对安全、质优较高要求的生产方式等关注较低,習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优质的、品牌的农产品还未在广大农民心中占据绝对的分量,多数农村人习惯于传统种植习惯,对于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顾虑较多,农业结构普遍调整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兴农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农业对科技的急切需求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提供不足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无公害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肥料科学施用等技术在农村应用不普遍,农民获得并掌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困难,农业绿色发展科技供给存在人才缺乏、投入不足、应用普及困难等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在一些农村,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缺乏维护管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或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民传统意识较强,对于新建农业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秸秆处理设施积极性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迟缓、缺乏群众响应支持。     3 农业绿色发展途径     3.1 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在农业发展上缺乏足够的绿色理念,长期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惯性作用下,广大农民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农业发展向绿色方向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坚持改善农业生态优先、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生态保育思想,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在农村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媒介积极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及绿色食品,借助“互联网 +” ,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加大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好处的宣传力度 ; 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将“绿色发展”纳入村规民约,唤醒农民的绿色自觉,组织农民通过实地参观、先进示范、正反对比,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自觉培养绿色消费观念、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意愿。通过垃圾换积分、换生活用品,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唤起农民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3.2 科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建设节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一是控制耕地数量,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长期的超强度开发利用,使耕地质量下降、肥力不够。要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粮食生产应该适度退出,让土地休养生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坚守国家规定耕地红线,提质增效。二是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提高用水综合效益。三是加强农业用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健全肥料、农药减量化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效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与包装废弃物等再处理、循环化利用制度。目前一些地方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推广化肥利用新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逐步较少与规范化肥、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废弃物尽可能物尽其用,合理开发延长产业链条,达到循环利用,开发可多次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材料,替代或减少农膜的使用。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 ; 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技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加强水资源修复、林业和湿地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循环高效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战略,错位发展、凸显地方特色。实施有机品牌战略,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有机农业、有机水产品、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有机农产品,提高竞争力。     3.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让农业尽快“绿”起来,根本出路在创新、完善制度,要创新体制机制,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支农惠农政策虽然不少,但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农业政策的出台更应坚持“绿色发展”这个核心,调整完善现有农业农村政策,通过政策使农业“绿”意更浓。一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操作简单、效益高的先进技术。要通过与涉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降低农药残留,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促进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逐步确保农产品安全。开展秸秆、农药瓶、地膜残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科研攻关,推动农业资源有效和合理利用。二要健全金融保障体系。资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备,要对金融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绿色“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绿色食品、粮食精深加工等方面金融支持力度,对涉农绿色发展的项目、技术研发等要大力支持,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要跟进绿色管理体系。管理的好坏将影响农业发展的方向,直接关系农业绿色发展成败。要推进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制定农用物资绿色新标准 ;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监管、考核和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在地方政府考核中增加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地方绿色发展状况与财政资金拨付、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促使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将农业绿色发展摆在重要地位。 扩大农业绿色发展补贴范围和力度,拓展资金来源,加强绿色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法规。     [ 参考文献 ]     [1] 李由甲 .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J] 农业经济, 2017 ( 03 ) .     [2] 黄中丽 . 南阳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J] 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6 ( 24 ) .     [3] 陈亮,解晓悦 . 新常态下如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的思考 [J] 山西农经, 2016 ( 09 ) . 

  • 标签:
  • 简介:   [ 摘 要 ] 农业绿色发展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结构调整质量不高、科技服务农业能力较弱、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念转变、资源循环利用、完善体制机制层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关键词 ] 农业 ; 绿色发展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是生命之本,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深层次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必然选择,对保障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各地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基础条件优越,近年来,许昌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粮食产能稳步提高,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建成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 8 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 14 家。围绕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集聚发展。紧紧抓住全省都市生态农业试点机遇,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互联网 +” 农业,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2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质量不太高、难度大 ; 由于长期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影响,农民对安全、质优较高要求的生产方式等关注较低,習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优质的、品牌的农产品还未在广大农民心中占据绝对的分量,多数农村人习惯于传统种植习惯,对于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顾虑较多,农业结构普遍调整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兴农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农业对科技的急切需求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提供不足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无公害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肥料科学施用等技术在农村应用不普遍,农民获得并掌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困难,农业绿色发展科技供给存在人才缺乏、投入不足、应用普及困难等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在一些农村,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缺乏维护管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或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民传统意识较强,对于新建农业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秸秆处理设施积极性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迟缓、缺乏群众响应支持。     3 农业绿色发展途径     3.1 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在农业发展上缺乏足够的绿色理念,长期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惯性作用下,广大农民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农业发展向绿色方向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坚持改善农业生态优先、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生态保育思想,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在农村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媒介积极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及绿色食品,借助“互联网 +” ,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加大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好处的宣传力度 ; 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将“绿色发展”纳入村规民约,唤醒农民的绿色自觉,组织农民通过实地参观、先进示范、正反对比,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自觉培养绿色消费观念、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意愿。通过垃圾换积分、换生活用品,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唤起农民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3.2 科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建设节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一是控制耕地数量,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长期的超强度开发利用,使耕地质量下降、肥力不够。要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粮食生产应该适度退出,让土地休养生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坚守国家规定耕地红线,提质增效。二是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提高用水综合效益。三是加强农业用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健全肥料、农药减量化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效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与包装废弃物等再处理、循环化利用制度。目前一些地方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推广化肥利用新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逐步较少与规范化肥、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废弃物尽可能物尽其用,合理开发延长产业链条,达到循环利用,开发可多次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材料,替代或减少农膜的使用。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 ; 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技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加强水资源修复、林业和湿地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循环高效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战略,错位发展、凸显地方特色。实施有机品牌战略,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有机农业、有机水产品、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有机农产品,提高竞争力。     3.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让农业尽快“绿”起来,根本出路在创新、完善制度,要创新体制机制,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支农惠农政策虽然不少,但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农业政策的出台更应坚持“绿色发展”这个核心,调整完善现有农业农村政策,通过政策使农业“绿”意更浓。一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操作简单、效益高的先进技术。要通过与涉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降低农药残留,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促进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逐步确保农产品安全。开展秸秆、农药瓶、地膜残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科研攻关,推动农业资源有效和合理利用。二要健全金融保障体系。资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目前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备,要对金融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绿色“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绿色食品、粮食精深加工等方面金融支持力度,对涉农绿色发展的项目、技术研发等要大力支持,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要跟进绿色管理体系。管理的好坏将影响农业发展的方向,直接关系农业绿色发展成败。要推进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制定农用物资绿色新标准 ;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监管、考核和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在地方政府考核中增加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地方绿色发展状况与财政资金拨付、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促使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将农业绿色发展摆在重要地位。 扩大农业绿色发展补贴范围和力度,拓展资金来源,加强绿色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法规。     [ 参考文献 ]     [1] 李由甲 .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J] 农业经济, 2017 ( 03 ) .     [2] 黄中丽 . 南阳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J] 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6 ( 24 ) . 

  • 标签:
  • 简介:摘要: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还存在结构调整质量低、科技服务能力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观念转变、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和机制完善等方面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标签: 农业绿色 发展 探析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促使农村水资源的充分应用。农村水利工程既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也能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作贡献。因此,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为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基础保障。

  • 标签: 水利工程 问题 对策 建设
  • 简介:摘要: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仍需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结合全域旅游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现实需求,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路径,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 标签: 全域旅游   开发条件   实现路径    
  • 简介:摘要基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理论体系,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正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选择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党直面世情国情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从生态文明意识形态、生态文明战略、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绿色生活方式来构建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涉及到科技创新、经济模式、国家政策、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变革。

  • 标签: 生态文明 能源革命 慢行交通 代际公平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为新闻舆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深刻体现出党中央对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的高度重视,对壮大主流舆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更高要求。

  • 标签: 媒体融合 发展路径
  • 简介: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刻把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在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方面,肩负着"率先、带头、先行"的光荣使命,"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标签: 绿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江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路径 生态文明
  • 简介:传统物流在节约企业内部成本的同时,却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物流绿色化已是大势所趋.从物流的社会成本分析入手,探讨了物流绿色化的三条路径.

  • 标签: 绿色物流 物流管理 环境 污染
  • 简介: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举措,是山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探讨山东建设特色小镇的动力机制入手,分析了山东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产业类别,在梳理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视域下山东建设特色小镇的优化发展路径

  • 标签: 特色小镇 新旧动能转换 发展路径
  • 简介:我国物联网行业迅速崛起与发展,拥有良好发展势头,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保持我国物联网行业良好发展势头,应充分发挥行业先发优势,借良好市场发展契机,迅速形成产业标准,推进产品品牌化、产业需求现实化步伐,实现物联网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 标签: 物联网 优势 发展
  • 简介:和谐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旅游的发展

  • 标签: 发展和谐 和谐旅游 旅游路径
  • 简介:本文鉴于当前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分析研究了特色小镇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从特色小镇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类小镇发展路径、十大成功要素、长短期前景和金融支持创新。

  • 标签: 特色小镇 机遇 发展路径 金融支持
  • 简介: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发展的进阶路径为:从“预留地”自主开发到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进而发展到“本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实施。“预留地”自主开发是在弹性时间完成“规定动作”,是学校课程发展初期较可行的做法。进而,学校可以通过增删、调适、整合、生成新课程,实现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使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建立整体关联。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主、整体的课程设计,如优化隐性课程等,形成个性化的“本校课程”。

  • 标签: 学校课程发展 校本课程 “预留地”自主开发 “本校课程” 隐性课程
  • 简介:[摘要 ] 县级林业产业发展应与时俱进跟随产业时代的改革步伐,不断地创新林业领域的管理运行方式,不断提高行业内的工作与服务效率。本文分析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探讨了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杠杆和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着力探索自给自足的运行模式等措施。

  • 标签: [ ] 林业 产业 林业管理 林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