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故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布置作业是教学的关键组成环节,有效布置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及技巧,对其各项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提倡设计发展性作业,本文结合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论述了如何设计发展性作业。
简介:摘要新课标倡导我们对教学要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作业,是了解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注重对作业过程的评价,引入多方参与评价机制;其所追求的不在于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而是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并且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优势所在,以强项弥补弱项上的不足,使他们今后的学习更顺利。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地各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笔者所在的许昌市二中生物教研组,凭借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不断在生物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努力找到实际教学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以便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简介: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性评价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知识测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他人互评相结合、探究结果与探究过程相结合,让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全程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于纠正胎龄40周后的第12~14、26~28天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试(NBNA),比较两组患儿日摄奶量、睡眠时间、日体重增长、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日摄奶量、日睡眠时间、日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早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5/62),其中医院感染1例、喂养不耐受4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15/62),其中医院感染2例、神经行为障碍3例、喂养不耐受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摄奶量、延长睡眠时间、加速体质量恢复,进而促进神经及生长发育,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