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两年来,随着全国各省份的高考逐渐恢复采用全国新课标,对全国和各省区自主命题试卷的分析和比较成为高三教师关注的热点。笔者在近几年持续经历的高三教学与复习的工作实践中,对2012年以来的全国高考历史I(以下简称全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就普遍受关注的北京和天津等地的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做了一些比对和研究,对笔者的教学与复习思路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由于福建省采用全国高考卷才两年,自我感觉尚未形成应考思维定势,希望能通过比较和分析全国和地方试题命制方面的各自特点和优势,对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高考历史 高考试卷 试卷比较
  • 简介:一、选择题太简单太直接。先设计两三道简单题,打开考生思路,是正确的。然而,全部12道题都太简单太直接,几乎没什么思维含量,像是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再者,12道选择题只涉及了思想、教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个问题,考的东西太少了,真有点三年高中白学白教了的苦涩味道。不过,关键还是试题的区分度低,很不利于那些优秀学生的发挥,也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总之,许多高三历史老师和考生都有一种被戏弄了的感觉。难怪有考事感言:高三这一年白辛苦了。

  • 标签: 历史试题 全国卷 20世纪80年代初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印象 思维含量
  • 简介:【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常识“鼎”。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

  • 标签: 高考历史 解析 江苏卷 九鼎 夏禹 传说
  • 简介:历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有"一幅古代到现实高度浓缩的历史画卷"之美誉,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的角度与技术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育的潮流.纵览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与2003年上海第28题(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

  • 标签: 全国卷 文科综合 第37题 上海 高考 历史卷
  • 简介:内容摘要:历史主观题是福建省新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和自身的认识分析巧解高中历史主观题的方法,提升福建考生新高考历史

  • 标签: 高中历史  主观题  答题技巧  应对新高考
  • 简介:全国高考注重对考点深度的考查,注重知识间应用、迁移,考查知识间的联系、逻辑。那么,在全国高考备考中,我们要寓教于平时,要着重强化对学生阶段特征、思维

  • 标签: 高考全国卷 阶段特征 思维意识
  • 简介:一、选择题1.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地掌握近代史上相关人物的活动、言论和著作等.如果学生能看出材料内容属于《海国图志》,并知道其作者是谁,就能很轻松地选出答案.答案为B.2.右图反映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标签: 河南省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历史 中考
  • 简介:四十五年前,毛主席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其中提到“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1840年帝国主义炮舰政策,击开了中国的大门,1894年清朝政府被日本帝国主义打败,国人奋起,寻求拯救中国的真谛。于是在1895年有广东南海康有为发动1300个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 标签: 《大同书》 光绪皇帝 清朝政府 万言书 科举考试 大同世界
  • 简介:(1)考查内容:突出学科主干,注重综合运用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9题宗法制;第10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第12题抗日战争背景;第13题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业;第14题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6题不结盟运动;第27题以必修三第一、三单元为载体,把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结合起来,跨度大,知识点密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考生分析“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了对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第29题从近代列强侵华切人,考查政治模块内容,而且没有回避热点问题“五四运动90周年”。

  • 标签: 历史试题 山东 改革开放初期 科学技术革命 不结盟运动 考查内容
  • 简介: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学科,经过中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本文在前贤与时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宝研究对于洞悉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明清时代下层民众的道德情操、伦理信念、求索取向与理想境界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同时阐释宝作为民间宗教思想与民间通俗文学载体在现代社会的流传与影响,从而发掘宝所蕴藏的伦理传统与灵性资源,为全球的伦理建设与人类幸福服务。

  • 标签: 宝卷 通俗文学 历史价值 阐释 揭示 灵性
  • 简介:《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续编》系"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3年国家古籍出版专项资助项目。本书是《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的后续之作,此次在《清代》基础上,又对清代报纸和清宫档案等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查阅,补充了众多文献资料。共分4,约200万字,其中尤其珍贵的是班社文书和清宫档案资料,这些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对京剧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 标签: 历史文献 清代 京剧 汇编 文献资料 清宫档案
  • 简介:京剧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京剧是丰富而多元的中华文化的结晶,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近代以来中国广阔地域从王公贵胄、文人雅士到普通民众的文化娱乐追求,凝聚着从北到南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京剧是近代以来发育、发展最为迅速的艺术样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它走过了从萌生、发育、绚烂直到强势地对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全过程,留下许多令人探究与遐想的空间。

  • 标签: 京剧 历史文献 前言 清代 汇编 近代以来
  • 简介:怎样解释宝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宝研究的前提。通过总结和补正前辈学者郑振铎、李世瑜和泽田瑞穗的研究,重新梳理和归纳宝的命义、宝历史发展,特别是清及近现代民间宝的发展及其特点。以此为基础,对当代仍在流传的宝和宝演唱活动(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定位和发掘、保护等问题,提出讨论。

  • 标签: 宝卷 宣卷 民间文学 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