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构建了工业竞争力指数和工业绩效指数对各国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基准评价。本文借鉴了其基本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中国的工业竞争力和工业绩效指数。文章分析了中国工业绩效和工业驱动力的现状,检验了两者之间的逻辑作用机制,并研究了它们在1995至2002年间的发展演变过程。最后,文章将中国划分为四大区域并以其为框架分析了工业绩效和工业驱动力。

  • 标签: 工业 驱动力 绩效 创新
  • 简介:伴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各地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在空间上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特征。通过分析比较各区域食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可以为区域制定食品加工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食品加工业 因子分析 比较研究
  • 简介:本文建立科学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评估2004年我国各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趋同性.表现为地区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最后提出加速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新型工业化 综合评价 区域比较
  • 简介:本文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样本,对工业旅游点的区域分布特征及空间密度差异、工业旅游点所属行业的区域分布特征与空间密度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并探索这些特征与各区域工业发展特征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制定区域工业旅游发展规划、选择工业旅游空间开发模式、构筑“无边界”的区域工业旅游合作方式等方面对各级区域范围的工业旅游发展进行探讨。

  • 标签: 工业旅游 区域分析 工业旅游发展
  • 简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认为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制造业结构中的技术因素不断增加,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二是区域技术产业的不同增长率造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区域制造业结构越趋于技术化,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越大。三是新兴技术产业盼兴起和扩大将加快区域工业化的速度。本文提出:区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是如何选择新技术产业来提升亏化工业化的内涵.而不是讨论暑否耍发展技术产业和走重化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 标签: 区域工业化 技术扩散 制造业升级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所称苏南,是指习惯上的苏州、无锡、常州三个省辖市所属区域。2000年土地面积17513平方公里,是中国土地总面积的0.17%,人口1354.26万人,是中国总人口的1%。该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是江苏现代化实践的先发区域。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合计3341.51亿元,占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8.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674元。

  • 标签: 中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农村工业化 区域现代化 实证分析 苏南农村
  • 简介:日本的农工制度,即向农业地区引进工业的促进制度。它是由农村配套政策同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开发政策融为一体的产物。昭和三十及四十年代经济的高度增长给日本国的产业结构、农村地区带来了种种变化。其中,以要求工业向地方辐射、消除人口过密与过稀和收入的地区差异等为背景。为了能够积极地、有计划地促进工业向农业地区引进,确保农业从业者在当地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并且在促进农业结构改善的基础上,为求农业与工业的均衡发展及有助于就业结构更加完善,于昭和四六年六月(1971年6月)制定了农工制度。在这期间,日本经济以昭和四十年代后半期

  • 标签: 工业振兴 乡村建设 地区经济 就业结构 地方经济 农业结构
  • 简介:旅游文化发展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柳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作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其工业资源相当丰富,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大有作为。通过SWOT分析的方式,从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进而提出柳州发展工业旅游文化的建议,为逐渐提升柳州旅游经济竞争力和桂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 标签: 区域经济 柳州 工业旅游文化 SWOT分析
  • 简介:工业是推动安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区域工业竞争力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合2016年安徽16个地市的工业发展数据、工业产业发展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判断安徽区域工业竞争力、工业产业竞争力现状;凭借聚类分析划分安徽区域工业发展等级。研究表明:安徽区域工业竞争力呈现四个等级,区域差距明显,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全省工业产业竞争力整体偏弱,优势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加强战略协作以实现产业协同,结合禀赋条件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以产业融合创造区域工业竞争力提升新动能,促进安徽工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 标签: 区域工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内涵,探讨了牡丹工业园区建设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必要性,分析了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了园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介绍了重点建设任务,论述了牡丹工业园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对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建设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政策需求和建议。

  • 标签: 工业园区 区域创新 一带一路 中原经济区
  • 简介:摘要长寿街镇工业走廊作为长寿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五大工业组团发展产业与周边镇的种养殖业形成良性循环、互动发展;同时,与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形成产业集聚带,且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起到承接、联动作用,以不同的侧重点带动长寿区工业产业全面发展,解决街镇及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城乡间的人口、技术、资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 标签: 长寿街镇工业走廊 工业组团 统筹城乡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内涵,探讨了牡丹工业园区建设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必要性,分析了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了园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介绍了重点建设任务,论述了牡丹工业园区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对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建设省级区域创新中心的政策需求和建议。

  • 标签: 工业园区 区域创新 一带一路 中原经济区
  • 简介:基于增强型技术进步模型,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各区域层面工业技术进步特征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30多年来,除西部地区外,大部分区域工业技术进步均为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强,各区域劳动增强属性普遍强于资本增强属性,呈现相对劳动增强型特征,大体符合新古典理论关于稳态增长下技术进步主要为劳动增强型的论述。尽管对稳态增长的判断尚未有足够证据,但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工业的技术特征可视为中国特色经济背景下众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资本效率相对偏低,故针对性地调整工业技术进步方向和速度、控制过度资本深化、加强技术改造应成为主要的对策方向。

  • 标签: 区域 工业 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 比较
  • 简介:一、区域现代化命题的讨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约30年期间,从早期的巩固政权应对外敌威胁到后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国发展的目标主要是政治性的。即使是包含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只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而作为发展真正目标的“人”的地位,则降到了非常低的位置。因此,在相当时期里,判断是否发展和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

  • 标签: 区域现代化 工业化 目标 区域发展 市场化 城市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工业内窥镜在隐蔽区域质量检测的运用,总结出工业内窥镜在隐蔽区域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并对工业内窥镜在城轨车辆上的重要性及应用做出相关说明。

  • 标签: []工业内窥镜 质量 检测 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