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来源外泌体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使用全外泌体分离试剂盒从大鼠EPC培养液中提取外泌体,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AECⅡ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干预组。对照组为空气+5%CO2培养,高氧组为95%O2+5%CO2培养,干预组培养基中加入0.1 mg/ml EPC来源外泌体,并予95%O2+5%CO2培养。于2、4、6 d使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ECⅡ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AECⅡ凋亡。结果透射电镜观察EPC培养上清中分离的外泌体均符合外泌体的形态学特征。Dil标记EPC来源外泌体后与AECⅡ共培养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AECⅡ胞浆中有Dil荧光,提示EPC来源外泌体可以被AECⅡ摄取进入胞浆。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AECⅡ活力受损,细胞凋亡增加,并且损伤程度随高氧时间延长而加重(P<0.001)。EPC来源外泌体干预组细胞损伤程度低于高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高氧4 d、6 d时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9、0.005),在高氧6 d时的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007)。结论EPC来源外泌体干预可减轻高氧诱导对AECⅡ的损伤,但不能完全逆转损伤。
简介:目的对新生大鼠耳蜗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从出生7天的大鼠耳蜗中分离、培养前体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后鉴定分化潜能,进一步了解其多向分化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培养1d后即可见“细胞球”。细胞球内大部分细胞呈nestin、musashil、pax2和BrdU阳性,表明其具有自我更新及有丝分裂的能力。细胞球经诱导分化14d后,对分化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发现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myosinVIIA和phalloidin,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表达不成熟神经元标志物Tujl,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alactocerebroside,以及谷氨酸能神经元标志物GluR-1,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本实验证明耳蜗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研究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促进耳蜗神经细胞增殖提供了一种体外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皮前体细胞来源的微囊泡(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derived microvesicles,EPC-MV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使用超速离心法从EPCs培养液中提取微囊泡。选择健康7日龄新生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生理盐水组、EPC-MVs组,每组各15只。HIBD组、生理盐水组、EPC-MVs组制备HIBD模型,生理盐水组、EPC-MVs组分别在HIBD模型制备完成后予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EPC-MVs,72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TTC染色检测脑组织梗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蛋白免疫印迹检测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从12周龄SD大鼠脾脏提取及培养的细胞经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认为EPCs。EPCs培养上清中高速离心分离获得的EPC-MVs经透射电镜观察符合微囊泡的形态学特征。对照组未检测到梗死脑组织,HIBD组、生理盐水组、EPC-MVs组脑梗死体积比分别为(80.3±6.3)%、(77.9±8.9)%、(35.2±7.7)%,EPC-MVs组小于HIBD组和生理盐水组(P<0.001)。HIBD组、生理盐水组、EPC-MVs组脑组织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EPC-MVs组高于HIBD组和生理盐水组(P<0.001),生理盐水组和HI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内注射EPC-MVs可减轻新生大鼠HIBD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兔骨髓中的成骨前体细胞凝集单位——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在体外的矿化过程。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中获得骨髓,骨钙素抗体分离出成骨前体细胞,扩增传代后加入含有谷氨酰胺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无血清培养基,生成大量的成骨性骨髓细胞球,组织化学方法、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能量色散谱电子探针(EDS)分析元素。结果成骨性骨髓细胞球碱性磷酸酶(ALP)及茜素红染色均呈强阳性反应;扫描电镜见细胞球状体中的前体细胞呈三维球状生长,多突起,细胞之间空隙较大,且周围有基质成分分泌,骨髓细胞球周围的贴壁细胞均完全铺展,明显可见其内部的微管结构;透射电镜见细胞中基质小泡丰富;电子探针见钙磷元素在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内部高度浓集。结论成骨前体细胞依赖高密度细胞的三维立体方式生长才能发挥功能,使得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在体外快速发生矿化。
简介:目的观察BMSCs对胚胎腹侧中脑前体细胞(VMP)体外扩增和定向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营养机制.方法分别取胎龄11d大鼠胚胎VMP、成年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建立二者的共培养体系.体外扩增7d的VMP分为对照组、BMSCs分化液组、BMSCs+VMP共培养分化液组,分别加入普通分化液、BMSCs分化液、BMSCs+VMP共培养分化液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分化期末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比较3组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结果诱导分化7d后,对照组、BMSCs分化液组和BMSCs+VMP共培养分化液组中细胞数分别较培养前扩增(44.13±4.75)倍、(60.63±5.25)倍、(64.00±7.63)倍,TH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18.76±5.20)%、(23.49±4.10)%、(28.08±5.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能够通过分泌营养因子有效促进VMP增殖并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Neuralprecursorcell)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方法将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到神经前体细胞阶段后移植到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中,并设生理盐水组做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移植后行为学改变及检查纹状体内DA、DOPAC的含量。结果移植组在2~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行为学上有明显改善(P〈0.01),纹状体内DA、DOPA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成神经前体细胞可用于帕金森病的修复治疗,胚胎干细胞是良好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用细胞来源。
简介: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窗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最佳增殖时间及最大增殖效果.结果脑缺血半球室管膜下区、嗅球和头端迁徙渠道(rostralmigratorystream,RMS)Brdu阳性细胞数在脑缺血后1d明显增多,3~7d达高峰,14d后开始下降;Brdu阳性细胞数在脑缺血半球室管膜下区和嗅球成正相关;脑缺血侧海马齿状回未见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Brdu阳性细胞在脑缺血后第3周数量最大,从第4周开始下降.结论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3~7d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达高峰,在该期进行外源性细胞移植治疗可能更有效.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NEDD8)是类泛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与底物共价结合(又称neddylation修饰),在维持细胞稳态及调节细胞周期、信号转导、转录翻译、DNA修复、肿瘤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NEDD8及相关酶的功能紊乱在肝脏疾病中普遍存在,广泛参与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与自噬等生物学过程。现重点就NEDD8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