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完全内界膜(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选取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作为研究对象,干预方式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和综述性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均数差(MD)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手术后黄斑裂孔(MH)发生率。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23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的417只眼进行分析,其中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保留中心凹ILM剥除分别为245、172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者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者治疗后BCVA、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VA:MD=0.05,95%CI -0.00~0.11,P>0.05;CFT:MD=-4.79,95%CI-18.69~9.11,P>0.05);M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5.70,95%CI 2.22~ 14.61,P<0.05)。结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眼BCVA、CFT均得到改善;与完全ILM剥除比较,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后MH发生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内界膜移植,内界膜翻瓣,自体血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及对黄斑区解剖结构和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03月-2022年0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MH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内界膜移植治疗,B组联合内界膜翻瓣治疗,C组联合自体血填充治疗,比较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带(EZ)的缺损直径、黄斑中心凹下(SFCT)脉络膜厚度。结果: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EZ的缺损直径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三组SFCT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内界膜移植、内界膜翻瓣、自体血填充治疗IMH皆可有效促进黄斑裂孔闭合,但在促进黄斑区解剖结构恢复方面,内界膜移植及翻瓣的效果优于自体血填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高度近视黄斑孔严重视网膜脱离32例(32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所有患眼均为广泛性视网膜脱离,眼轴长度为(30.20±1.70) mm,其中13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手术中行视盘上方1~2 PD造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制作黄斑孔周围内界膜瓣,并行内界膜瓣反转填塞黄斑孔,再联合硅油填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孔闭合及视力变化。硅油取出后随访4~24个月。结果术后黄斑孔U型闭合者71.88%(23/32),均成功实施了内界膜瓣反转填塞;W型闭合者25.00%(8/32),其中6只眼未成功剥离内界膜,2只眼未成功填塞内界膜。所有患眼一次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在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0%。视力(BCVA,logMAR)从术前2.14±0.27提高到1.48±0.34(t=11.37,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严重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临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8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参照组,B组为研究组)A组对患者采用内界膜剥除术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玻璃体腔内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的不同,然后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无论是矫正视力还是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厚度均无显著差异,且P>0.05,然而,治疗一个月、治疗三个月、治疗半年随访结果显示,B组患者矫正视力均大于A组患者,且时间越长矫正视力差越大,同时B组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小于A组患者,同样时间越长厚度差越大,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与联合内界膜填塞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62例(62眼)。其中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自体血覆盖33眼为遮盖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29眼为填塞组。术后3个月进行两组效果比较。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2,P=0.219;t=-0.518,P=0.608)。术后两组黄斑孔均闭合且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填塞组黄斑中心区厚度大于遮盖组(t=-2.485,P=0.019),椭圆体带缺失长度小于遮盖组(t=2.230,P=0.03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其黄斑孔愈合厚度与椭圆体带缺失长度优于内界膜遮盖,但是两组闭孔率与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对预防黄斑前膜(ERM)形成和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累及黄斑的RRD患者74例7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及硅油眼内填充,且术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根据玻璃体切割术中是否行ILM剥除,将患者分为ILM未剥除组36例36眼和ILM剥除组38例38眼;所有受检者均于玻璃体切割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1、6和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2个组患眼中均未发现ERM;术后6个月,ILM未剥除组中3眼形成ERM,占8.33%,ILM剥除组2眼出现ERM,占5.26%,2个组ER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术后12个月,ILM未剥除组中共9眼出现ERM,占25.00%,ILM剥除组中共4眼出现ERM,占10.53%,2个组ER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102)。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692,P<0.001);各组内术后1、6、12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117,P=0.773)。OCT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时ILM未剥除组中椭圆体带完整者25眼,占77.78%,ILM剥除组椭圆体带完整者30眼,占78.95%,2个组间椭圆体带完整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5,P=0.350)。结论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累及黄斑的R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联合ILM剥除不能预防术后ERM的发生,对患者的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MHRD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割组(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组(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术),各44例。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内界膜剥离术组住院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时间短于玻璃体切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术联合对MHRD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HMMH患者31例3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黄斑区微视野检查以及眼轴长度测量。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者随机分为PPV联合ILM剥除和玻璃体腔注射mNGF组(联合组)、PPV联合ILM剥除组(单纯组),分别为15例16只眼、16例17只眼。两组患者logMAR BCVA (t=0.836 )、黄斑裂孔(MH)直径(t=0.657 )、视敏度(VA)(t=0.176 )、外界膜(ELM)及椭圆体带(EZ)缺失长度(t=1.255、0.9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后BCVA、MH闭合率、ELM和EZ完整性、黄斑区VA恢复情况。两组患眼间手术后不同时间点logMAR BCVA、VA、BCVA变化值、ELM及EZ的缺失长度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行Fisher精确性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单纯组、联合组患眼MH闭合率分别为88.24% (15/17)、93.75% (15/1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 )。手术后3、6个月,联合组患眼ELM完整性恢复较单纯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3.101,P<0.05);手术后1、3、6个月,联合组患眼EZ缺失长度较单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2.302、2.784,P<0.05)。与手术后1周相比,手术后1、3、6个月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0.001)。手术后3、6个月,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较单纯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7、2.250,P<0.05)。手术方式与随访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随手术后时间延长,单纯组患眼黄斑区VA降低,联合组患眼黄斑区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63,P<0.001 )。两组患眼BCVA及BCVA变化值随手术后时间延长而提高,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联合组患眼BCVA提高及BCVA变化差值均较单纯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74、21.807、5.695、4.095,P<0.05)。结论与PPV联合ILM剥除手术比较,PPV联合ILM剥除和玻璃体腔注射mNGF治疗HMMH疗效更佳,不仅能改善HMMH患者手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而且可以提高视功能。
简介:摘要:甘蔗宽膜双沟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地膜覆盖相比,宽膜双沟技术使用了2米宽的除草地膜,沿着蔗沟的方向进行盖膜,一次能够覆盖2行蔗沟和1行蔗垄。在蔗苗进入分蘖期后开始揭膜,再使用常规的施肥培土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栽培技术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高产的效果。宽膜双沟覆盖具有突出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改良甘蔗种植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低温干旱环境下,这种技术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提升了冬春甘蔗的出苗率,增加了甘蔗出苗的速度和齐整度,使用这种技术栽培的甘蔗,不仅蔗茎粗壮,有效茎较多,同时在甘蔗产量和糖分方面也有着明显提升,本文重点针对甘蔗宽膜双沟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供蔗农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MF)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变化。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研究。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MF患者29例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4只眼,女性26例28只眼;年龄(63.00±3.45)岁。患眼等效球镜度数(-14.16±2.54)D;眼轴长度(29.14±1.04)mm。合并黄斑板层裂孔3例3只眼。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空气填充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采用黄斑完整性评估仪行黄斑区微视野检查,记录患眼黄斑10°范围内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黄斑中心凹2°和4°固视率(P1、P2)、63%和95%双向正态分布椭圆面积(BCEA)。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MS、P1、P2、63%BCEA、95%BCEA比较行配对t检验;固视稳定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3、6个月,患眼MS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3.435、-4.919,P=0.038、0.002、0.000)。手术后不同时间两两比较,仅手术后6个月与手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与手术前P1、P2、63%BCEA、95%BCEA比较,患眼手术后P1、P2逐渐提高,63%BCEA、95%BCEA逐渐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t=-1.595、-1.698、-1.966,P=0.125、0.104、0.062;P2:t=-1.622、-1.654、-1.707,P=0.119、0.112、0.102;63%BCEA:t=1.410、1.409、1.553,P=0.172、0.173、0.135;95%BCEA:t=1.412、1.408、1.564,P=0.172、0.173、0.132)。手术后6个月,所有患眼黄斑区解剖复位,未发现全层黄斑裂孔、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MF安全、有效;手术后6个月内黄斑区MS内可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Lavanya Vijayasingham及同事认为,与就业挂钩的健康筹资和福利体系可能会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简介:摘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eCSC)和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首次出血影像都仅表现为天幕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造影时漏诊未及时发现,于第2次出血才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另1例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入院时误判为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持续昏迷。结论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极为罕见,有症状轻、病情重、进展快等临床特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神经外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