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源性眼内炎的发病原因,探讨针对性的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验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结果在32例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当中,出现高热症状17例(53.1%),具有明确内源性病因14例(43.8%),玻璃体培养阳性11例(34.3%)。治疗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视力水平明显提升。结论糖尿病、结核病、创伤性操作史以及骨髓移植术患者是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行玻璃体切割术或眼内容摘出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其视功能,保障其生活质量。
简介:背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可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中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连续5d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7天接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造模后足背部体温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下肢溃疡面积明显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动员后第6天白细胞数量及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之后1个月时足背部体温与建模前接近,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源性增加后进行自体移植,可提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简介: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对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SDF1对BMSC体外趋化作用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DF1对BMSC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将负载SDF1的无纺聚羟基乙酸植入裸鼠皮下,检测SDF1的体内趋化活性。结果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SDF1组体外趋化BMSC数目均较对照组增加,其中100ng/mLSDF1组趋化细胞数目最高。10ng/mL、50ng/mL、100ng/mLSDF1对BMSC细胞活性无影响,200ng/mLSDF1可降低BMSC细胞活性。100ng/mLSDF1可促进体内细胞募集。结论100ng/mLSDF1可有效促进细胞趋化且对细胞活性无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白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产生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国际医学中心进行查体的高血压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其白细胞H2S产生速率,并对产生速率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α的浓度关系比较,分析各组白细胞内H2S产生速率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初诊高血压组白细胞H2S产生速率(0.176±0.077)nmol/μg明显低于非初诊高血压组[(0.217±0.092)nmol/μg,P〈0.01]。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白细胞H2S产生速率与平均动脉压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r=-0.228,P〈0.01),而与年龄、白蛋白、肌酐、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等无明显相关性。白细胞H2S产生速率与血浆IL-10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而与TNF-α及hs-CRP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白细胞内源性H2S产生速度与血压水平有关,较低的血压水平伴随较快的内源性H2S生成速度;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也是调节内源性H2S产生速度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