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一般规定1.注释为脚注,每篇文章的全部注释编号连续排列。文中及页下脚注均用圈码,通常应在句中标点之内,句末标点之外。2.正文引文超过150字者,应缩格并变换字体排版。3.文献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献名,卷次(如有),出版者、出版时间及版次,页码。4.定期出版物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章名,出版物名称、年份及卷次,页码。5.报纸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称、日期,版别。6.译作的信息顺序:国籍(外加六角括号),作者,文献名,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及版次,页码。
简介:一、投稿要求(一)来稿应是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文章。对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本刊将予以严肃追究。
简介:一、投稿要求(一)来稿应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原创性,切勿一稿多投。本刊不退来稿,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简介:一、一般规定1.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2.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1〕〔2〕〔3〕等。3.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见前注×,某某书/文,第×页。5.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页。
简介:文章中的解释性、释义性内容为注释,引用他人的作品为参考文献;所有注释和引用他人的作品或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
简介:本刊以中文为主。海外学者可用英文投稿,本刊直接发表英文稿件,或由本刊组织翻译成中文发表。中文稿在本刊发表后,作者可继续以英文发表。
简介:文章中的解释性、释义性内容为注释,引用他人的作品为参考文献;所有注释和引用他人的作品或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请勿转引,作者须核查原文,标注原始出处。作者投稿时须遵守学术规范,本刊注释一律采用圈码当页脚注的形式,论史写作请参照以下注释体例。
简介:本刊以中文为主。海外学者可用英文投稿,本刊直接发表英文稿件,或由本刊组织翻译成中文发表。中艾稿住小刊发表后,作者可继续以英文发表。作者投稿时,不必邮寄打印稿,请提交Word或PDF格式的稿件电子版。如果稿件为PDF格式,请分别提交两个文件,一个是单独的署名页,另一个是不含有作者信息的文章主体部分,以便匿名审稿。
简介:一、一般规定1、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2、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1][2][3]等。3、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见前注x,某某书/文,第x页。5、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x~x页。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举例
简介:1.文档标准:正文使用Word文档、五号宋体;引文超过120字(外文5行)(引诗超过10行)另起、用五号仿体。注释用小五号宋体。
简介:一、投稿要求投稿时清作者提供如下信息:(一)摘要要求以“摘要:”表示,应为论文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提炼,不应使用诸如“本文认为”,“笔者认为”等评价性语言,字数在300字以内。
简介: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人”,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简介: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简介: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置标点之后的右上角。(二)稿件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项目成果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的感谢用语酌情删减。(三)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四)数个注释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X],某某书,第X页"或者"前引[X]。
简介:“集注”与“集解”一样都是经学注释的传统模式,在朱熹之前,卫罐、孙绰、李充等都著有《论语集注》,朱熹注释《论语》历经《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孟精义》等多种尝试,最后选定“集注”体例。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中所引三十五家注的所属时代、学术派别、注释重点及其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朱熹对《论语集注》的“经注”定位,也揭示了《论语集注》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原因。
引征体例
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
《交大法学》注释体例
《国际安全研究》注释体例
《中国会计评论》体例
《人大法律评论》注释体例
《德语人文研究》稿件体例要求
《法制与社会发展》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
引征体例(最新修订版)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注释体例
《论语集注》的“集注”体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