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 ,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患者 40 例,采用口外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I 期愈合率、 II 愈合率以及延迟愈合率分别有 52.50% 、 27.50% 和 20.00% ,愈合率 80% ( 32/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暂时性面瘫、面部神经损伤、咬合干扰、腮腺涎漏的例数分别有 3 、 2 、 2 、 4 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7.50 ( 11/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较好 ,该种治疗方式切口置管、简单,但是容易留下疤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收集4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入路选择、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类型。结果44例患者采用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肿瘤切除术,均达全切除,术中可见肿瘤性质不一,37例留置术腔引流;37例留置外引流的1例在拔管后因颅高压明显再次行侧脑室/瘤腔穿刺外引流;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限性脑积水3例。术前38例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31例术后早期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例WHOII级及1例III级脑膜瘤患者行辅助放疗。临床表现多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术前CT、MRI及MRA有助于提示肿瘤性质、部位、大小、质地、与供血血管关系。随访2个月-6年症状改善明显,无肿瘤复发。结论选择合理手术入路,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切除三角区脑膜瘤可取得良好效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对改善预后尤其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对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颏颈角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63±23)min,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75±16)min,平均术中出血(30±11)ml,患者恢复良好,无长期手术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变化,以及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23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根据中文版FACE-Q制作问卷,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从面部外观、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各维度得分间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当回归系数B>0时说明具有正向影响关系。结果共收回83份完整问卷,其中男12例,女71例,年龄19~41岁,平均25.8岁。其中初中学历1例,高中11例,大学54例,硕士及以上17例。1例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不同维度术后的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部与下颌满意度提高了(32.54±13.77)分,颏部满意度提高了(8.17±10.97)分,面部总体外观满意度提高了(31.42±15.67)分,心理健康提高了(18.17±16.39)分,社会功能(自信心)提高了(14.11±13.34)分。不同文化水平之间的患者在不同维度的FACE-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对患者手术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2~0.806,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的美观程度会对结局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回归系数B>0,P<0.05,R2=0.584)。结论下颌角术后患者的面部外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最可能的因素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外观的美观程度,同时也与受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入路乳糜胸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6例乳糜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术,并尝试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插管的患者行逆行胸导管直接造影,显示胸导管破裂口位置后用微弹簧圈和组织胶栓塞。结果16例患者的腹股沟结内淋巴管造影均获得成功,胸导管末端显示开放良好。所有患者均尝试行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插管成功10例,其中6例造影中显示明显对比剂外溢,用微弹簧圈结合组织胶栓塞胸导管。所有16例患者术后乳糜胸均有好转,6例完全治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左静脉角逆行胸导管入路行乳糜胸介入治疗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入路与颌间牵引联合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颌角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实施经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内固定复位联合术后2周颌间牵引疗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口外入路切口复位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手术参数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参数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入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满足患者对美观及术后功能恢复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50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将经三角肌入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与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当。但经三角肌入路切口小、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