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光合作用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事件,对这个事件的证据,包括基本生物学过程的开启和发展之类的问题,如地球早期光合作用生物的属性以及光合作用生物如何获取光合作用装置等,可能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因此,光合作用起源就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重大科学命题。尽管如此,地质学、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生物化学和分子进化分析,为光合作用起源及其复杂的进化历史,提供一些新认识和新线索,主要涉及到以下3个方面:(1)光合作用生命的起源;(2)光合作用装置的起源;(3)光合作用催化剂的起源。追索科学家们对这一重大科学命题的持续研究与艰苦努力,以及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而且富有智慧的认识,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思考途径和研究线索。同时,追逐光合作用起源的研究进展,对于深入了解早期地球复杂的圈层耦合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作用过程主要包括:(1)从不生氧光合作用到生氧光合作用的转变;(2)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3)生氧光合作用起源与进化所造成的、从一个缺氧的大气圈到今天含氧大气圈的复杂演变过程;(4)大气圈和水圈的渐进氧化作用对地球表面环境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发育所造成的一个长时间影响;(5)早期地球表层古地理面貌的成型等。更为重要的是,对光合作用起源的地质学尤其是沉积学思考所得出的一些重要认识,尽管不是结论,但是拓宽了沉积学的研究范畴,开阔了沉积学家的研究视眼,同时也成为一个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范例。
简介:本文对水平向地震作用下的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动力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码头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检验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进行了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平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前墙-拉杆-锚碇墙以及前桩-后桩-卸荷平台均能形成整体结构受力体系,仍然发挥承担荷载的作用;后桩的弯矩方向在动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改变,但前墙、前桩和锚碇墙的弯矩方向基本不变;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前墙、前桩、后桩、锚碇墙以及拉杆的最大内力值都呈现为不同比例的增大,其中前墙弯矩增幅最大,锚碇墙弯矩和拉杆拉力的增幅次之,前桩和后桩的弯矩增幅最小,表现出了码头结构分离卸荷的特点。
简介:用遮荫网分0%、70%、85%的遮荫度,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全红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绘制了各指标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图,选用Mitscheriich指数函数关系计算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全红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大小趋势为:0%=70%〉85%;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而引起的;全光照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和320μmol·m~(-2)·s~(-1),有C3荫性植物特征;全红杨不耐晒,但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以栽植在轻度遮荫的地方,叶色不"返绿",长势也良好。
简介:摘要在小学教育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作为班主任的把关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组长在合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简介:以地被菊‘国庆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全光照,透光率85%,透光率50、透光率25%)对地被菊‘国庆橙'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国庆橙'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国庆橙'株高、基部茎粗、节间长度、叶长、叶宽及叶面积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冠幅、分枝数以及成花量在全光照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花径与成花量负相关;单位面积鲜重、单位面积含水量及比叶重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叶绿素a/b值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国庆橙'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暗呼吸速率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国庆橙'在各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综上所述,地被菊‘国庆橙'喜阳耐荫,在遮荫条件下,会在形态及生理上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弱光环境。全光照条件下,‘国庆橙'生长状况最佳,观赏价值最大;当透光率减少到25%时,‘国庆橙'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并正常开花,仍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简介:为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地被菊生长和光合的影响,采用盆栽模拟干旱-复水法对地被菊‘双粉匙’和‘中国红’持续干旱9d后复水,以正常浇水苗为对照,在干旱1d、3d、5d、7d、9d及复水2d后测定其生长和光合指标。结果表明,胁迫前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WUE)、株高胁迫指数、生长速率都有所下降。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Pn、Gs、Tr、WUE下降较快,Ci缓慢上升但低于对照组水平,复水后地被菊生长和光合迅速恢复,但始终低于对照水平。对比干旱胁迫下两种地被菊生长和光合生理变化发现,两种地被菊都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双粉匙’的抗旱能力略强于‘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