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皮质发育畸形(MCD)的MRI表现特点,为MC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经MRI检查确诊为MCD的4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MRI影像学特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44例经MRI确诊为MCD患儿中,巨脑回-无脑回为17例,多小脑回为14例,灰质异位为9例,脑裂畸形为4例。MCD的MRI特点中,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皮质增厚及白质变薄;无脑回表现为正常脑沟、脑回消失,皮质增厚及白质变薄;多小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多、细小;灰质异位表现为皮质下及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区结节状、团块状或带状病灶,信号与灰质信号相同;脑裂畸形表现为从侧脑室到脑表面贯穿大脑半球的裂隙,表面覆盖灰质。结论MRI是诊断儿童MCD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脑裂头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裂头蚴病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索状强化及随访病例病灶位置及形态的改变是儿童脑裂头蚴病MRI典型征象;17例脑裂头蚴病患儿临床首诊时、行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后及随访后多次影像学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28.6%。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后诊断检出率提高到64.7%、70.6%与85.7%。结论儿童脑裂头蚴病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把握该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减少临床误诊率有很大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11例中9例为早产儿,胎龄28~30周6例,31~34周2例,35~38周1例。临床表现肢体瘫痪9例、智力低下5例、癫痫3例。MRI表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高信号,上述区域白质减少,侧脑室扩大及形态异常,胼胝体异常,侧裂池加深增宽。根据MR表现将PVL分为轻、中、重3度,本组属于轻、中、重度各3、6、2例。结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是早产儿脑瘫的一个主要原因,MR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清晰显示PVL的病变程度、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应用垂体MRI成像在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2-2020.2期间接诊的30例儿童矮小症,均实施垂体MRI成像检查,分析不同患儿垂体MRI成像特点。结果:15例患儿垂体MRI成像显示垂体大小与形态无异常,占到50.00%,其余15例患儿垂体大小或者形态存在异常,占到50.00%,包括5例垂体形态表现异常、1例垂体后叶缺失、2例垂体腺瘤、4例垂体发育不良、1例垂体柄异常、2例空泡蝶鞍。结论:垂体MRI成像有利于掌握不同儿童矮小症病因,有助于不同患儿的个性化治疗,并为患儿的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诊断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和临床症状。结果15例中12例为早产儿,孕龄30~36周,平均孕龄33周。足月儿3例,其中2例有窒息缺氧史、1例有新生儿肺炎病史。MRI表现脑室周围可见斑片状及长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灰质、白质分界不清,脑室周围白质显著减少,脑皮质与脑室缘之距离变小。临床表现肢体瘫痪13例、智力低下9例、视力异常5例,抽搐及癫痫发作4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PVL的病变程度、范围,MRI表现比较有特点,临床表现与MR表现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脑瘫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瘫合并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诊治的325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均给予头颅MRI检查,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对其粗大运动功能水平进行评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儿头颅MRI异常表现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MRI异常结果与脑瘫合并症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入选脑瘫患儿的头颅MRI呈现多种异常改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发育不良(OR=8.530,95%CI:5.031-14.330)、脑室扩大(OR=4.611,95%CI:1.327-10.297)、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OR=4.313,95%CI:2.084-8.153)、丘脑异常信号(OR=6.372,95%CI:3.160-11.175)、缺血缺氧性脑病后变化(OR=7.249,95%CI:2.354-13.642)均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损伤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卡方检验发现PVL患儿多合并视力障碍(62.1%),胼胝体变薄患儿多合并智力低下(14.0%),丘脑异常信号患儿多合并听力障碍(66.7%)及语言障碍(30.8%)。结论本研究入选患儿头颅MRI结果与其脑瘫分型、粗大运动功能评级、脑瘫合并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用于脑瘫儿童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为临床制订康复计划提供参考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中的诊断价值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我院住院确诊的95例脑瘫患儿的临床与MRI表现。结果95例CP患儿MRI异常表现率为90.52%,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弥漫性或局灶性脑萎缩,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髓鞘发育不良和侧脑室扩大。其中痉挛型CP主要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先天畸形为主,其中的偏瘫病例以脑裂畸形或脑穿通畸形及脑软化并脑萎缩多见。而不随意运动型以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多见。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CP的MRI表现则多样化。结论颅脑MRI检查为早期脑瘫的诊断及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儿童MRI检查工作当中探讨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法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6月 ~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MRI检查的儿童130例,需要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常规组的病人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的病人使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两种病人都进行了MRI检查工作,然后针对两种病人的镇静成功率,镇静成功需要的检查次数,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的一次完成检查成功与镇静成功率等多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病人,研究组的病人占有更大的优势,(p<0.05)。结论:在进行儿童MRI检查工作时,口服水和氯醛的镇静效果,与综合护理干预的内容存在密切的联系,综合护理干预的使用可以减少病人入睡的时间,增加睡眠的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镇静护理方法。
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图像上病变分布和信号特点进行分析,提高MRI对AL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本组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及其他医院2002年至2008年10月间,经生化和临床证实的儿科门诊及住院ALD患者共24例,所有病例均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MRI检查。结果24例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双侧脑室三角区白质病变,T1Wi低信号,他wi高信号。其中10例(42%)累及顶枕叶,4例(16%)累及枕叶,10例(42%)累及到顶枕颞叶,24例(100%)累及到胼胝体后部和脑干皮质脊髓束,8例累及到丘脑的后半部。有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强化,脑干病灶也强化。结论ALD典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侧脑室三角区白质病变并累及脑干和胼胝体压部。MRI为一种无创性的敏感方法,能准确反映ALD的病变和病程。
简介:目的:探讨CT及MRI在儿童单发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性W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组8均为单侧单个肾脏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为等、低或混杂密度,病灶占位效应显著,周围脏器受压明显。MRI表现为等低T1WI、等高T2WI信号为主,其内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瘤体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压迫残余肾脏。结论:CT及MRI可明确显示瘤体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灶,可为临床检出本病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骶尾部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MSCT及MRI特点,进一步提高对本组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3年9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CTS患者14例,均行MSCT扫描,其中8例行MRI扫描,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分析GCTS的MSCT与MRI特点。结果本组14例均为单发,包括7例成熟畸胎瘤(MT),3例不成熟畸胎瘤(IT),3例卵黄囊瘤(YST),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GCTS);MT呈囊性或囊实性,伴脂肪及钙化,平扫密度/信号混杂,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均匀强化;IT实性成分为主,伴少量脂肪,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YST呈实性或囊实性,MSCT平扫稍低或混杂密度,MRI平扫T1WI等低、T2WI等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1例伴迂曲血管,AFP明显升高;GCTS呈囊实性,平扫密度/信号混杂,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儿童骶尾部GCTS以MT多见,其MSCT及MRI表现多样化,部分肿瘤具有一定特点,结合AFP升高有助于GCTS的诊断及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儿童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如何调整扫描参数以优化图像质量,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过去两年内300例儿童患者的MRI检查数据。研究团队比较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图像质量,并使用统计方法评估这些参数变化对图像清晰度和诊断价值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针对儿童体型和生理特点调整MRI扫描参数能显著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特别是在调整扫描时间和对比剂使用方面,能有效降低模糊和伪影,从而提升图像的诊断价值。结论:儿童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适当调整扫描参数是必要的。通过优化扫描流程和参数设置,可以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进而提高儿童患者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儿童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如何调整扫描参数以优化图像质量,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过去两年内300例儿童患者的MRI检查数据。研究团队比较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图像质量,并使用统计方法评估这些参数变化对图像清晰度和诊断价值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针对儿童体型和生理特点调整MRI扫描参数能显著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特别是在调整扫描时间和对比剂使用方面,能有效降低模糊和伪影,从而提升图像的诊断价值。结论:儿童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适当调整扫描参数是必要的。通过优化扫描流程和参数设置,可以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进而提高儿童患者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