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多动宁胶囊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DH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照研究多动宁胶囊与利他林的临床疗效,连续服用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多动宁胶囊治疗ADHD的总有效率为89.06%,利他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多动指数(Conners)改善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方面,多动宁胶囊明显低于利他林,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动宁胶囊治疗ADHD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可能会导致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MIS-C多发于较大年龄儿童及青少年,患儿有SARS-CoV-2感染的实验室或流行病学证据,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发热、低血压、炎症标志物升高及多器官受累症状,与川崎病有一定相似性。一旦起病,可在短时间内进展并恶化,大多数患儿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治疗,尽管整体预后良好,但是仍有部分患儿出现死亡等不良结果,应加强对疑似患儿的监护和管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综合征患儿的睡眠结构,睡眠中痢性放电及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的情况;比较ADHD各亚型问睡眠结构的差异。方法利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科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58例ADHD患儿及30名正常儿童进行整夜睡眠结构监测。结果ADHD组58例,其中4例睡眠监测未完成,实际完成54例。ADHD组中混合型(ADHD—C)31例(57.4%,31/54),注意缺陷型(ADHD-I)15例(27.8%,15/54),多动/冲动型(ADHD.H)8例(14.8%,8/54)。①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和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C患儿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DHD组PLMS发生率为37.0%(20/54),对照组PLMS发生率为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DHD组和对照组EEG未见痢性放电。结论①ADHD患儿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②睡眠Ⅱ期百分比的增多可使ADHD-C较ADHD-I有更多和更重的症状;③ADHD患儿睡眠过程中PLMS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LMS也是导致ADHD患儿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简介:一直到最近,临床上最广泛接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定义仍是妇女高雄激素合并慢性无排卵,并且没有肾上腺或垂体疾病。这一综合征早期描述的基础是卵巢的形态学,但是卵巢形态学并不被认为是诊断的必要条件。然而,最近开始使用的现代高分辨率诊断超声检查又一次使平衡更加向以形态学为基础的方向倾斜。现在认识到PCOS的表现谱既包括多毛合并正常月经的妇女,又包括无排卵但没有多毛的妇女。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2003年由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协会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共同发起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共识会议上,PCOS的诊断标准被更新了(表1)。现在的诊断要求至少有以下特征中的2条:
简介:患者,女性,16岁。因月经不调6年,闭经8个月于2003年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5月20日足月顺产,母亲妊娠期间无其他疾病及服药史。出生时体重4kg,头颅较大,右侧较左侧明显隆起,皮肤颜色无异常。8岁就诊南京五官医院,诊断为面部淋巴管瘤,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无好转。1996年月经初潮,量中等,经期7天,月经周期2~3个月,经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SAPHO综合征患儿资料。患儿,男,14岁,因"痤疮2个月余,发热50余天,髋关节疼痛2周"入院。患儿病初按"痤疮合并感染"、"关节炎"于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就诊,治疗2个月余,效果欠佳。入院初拟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痤疮合并感染",予抗感染、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经多学科会诊及完善相关检查后最终考虑诊断"SAPHO综合征",予塞来昔布、柳氮磺胺吡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SAPHO综合征临床罕见,儿童尤著,极易误诊、漏诊。提示临床工作中如接诊痤疮患儿,尤其同时合并关节炎者,应高度怀疑此病并尽早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例(No.1~9) G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治疗及转归、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6例(No.1、3、4、6、8~9)患儿表现为感染或骨骼畸形,2例(No.2、7)为身材矮小,1例(No.5)为双下肢无力。生化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存在血K+浓度降低,8例(No.1~8)存在血Mg2+浓度降低,7例(No.1、3~8)存在代谢性碱中毒,尿液24 h K+浓度均增高,5例(No.2、4、6、8~9)肾小管损害标志物β2微球蛋白增高。基因检测结果:5例(No.1、6~9)患儿均存在SLC12A3基因突变。其中,No.1、8、9患儿为错义突变;No.6患儿为剪切突变与移码突变,并且其移码突变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氨基酸终止;No.7患儿为移码突变。No.6患儿的移码突变c.578_582dupCCACC及No.9患儿的错义突变c.1084G>A与c.1613G>T,均为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www.hgmd.cf.ac.uk)中尚未报道的新发突变。②治疗结果:对9例患儿采取补充钾剂、螺内酯[1~3 mg/(kg·d)]及门冬氨酸钾镁(1~2片/次,2~3次/d)治疗后,3例(No.5、7~8)患儿出院时血K+浓度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但是较入院时明显上升,其余6例(No.1~4、6、9)患儿血K+浓度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出院时,血Mg2+浓度基本恢复正常。③随访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9例患儿血K+、Mg2+浓度均接近正常值;2例(No.2、7)身材矮小患儿的生长速率较治疗前改善;5例(No.2、4、6、8~9)患儿截至随访终点时,肾小管损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升高无进行性加重,其中2例(No.4、8)患儿β2微球蛋白值已基本恢复至正常值。结论儿童GS临床症状不典型,若患儿生化检查结果显示低血K+、Mg2+浓度,伴尿K+浓度升高,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值,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基因突变,可对GS进行确诊。该病治疗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虽然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是可以使患儿血K+、Mg2+等维持正常,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监测患者的75克葡萄糖耐量、血脂,行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升华法监测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地含量,采用酶氧化方式监测患者空腹时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采用化学发光方法监测患者空腹时和餐后1、2小时的胰岛素含量。结果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低于肥胖组患者,且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代谢综合征随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