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许多国家针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循证干预措施推行缓慢,为此João Breda及其同事呼吁给予更多支持以帮助他们在落实措施时,结合好当地的客观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 : 此次研究对 医院急诊科对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消毒隔离的管理 予以探究。 方法: 69 例患者选自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其中 35 例于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采取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 34 例于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 月施行 消毒隔离 管理设为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院内感染情况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 P <0.05 。 结论: 在 医院急诊科对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 施行 消毒隔离管理 ,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 该管理方法可在医院急诊科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中予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传染性疾病由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生活及治疗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风险。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护理过程中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和传播的可能性给予指导。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不同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5~11月随机抽取哈尔滨市南岗疾控中心辖区某社区600名≥15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态度和实际行为。将所有统计数据进行总体计算,并依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等情况对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全体研究对象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得分为(39.04±13.68)分,态度得分为(4.33±1.66)分,行为得分为(10.32±3.70)分。男女常住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行为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开放数据,获得"一带一路"沿线126个国家(含中国)1990-2017年每年分国别的四大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使用百分数缩放法计算指标得分(0~100分)、几何平均数法计算NCD总得分,对2017年126个国家四大慢性病和自杀得分,以及NCD总得分进行比较。结合社会人口学指数(SDI)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1990-2015年年均变化率对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SDG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各国实现情况进行预测。结果2017年126个国家NCD指标总得分中位数为82.7分,其中中国得分87.6分,排名第33位。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科威特(98.1分)、秘鲁(97.5分)和意大利(96.0分),排名最低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仅为28.9分,其次为瓦努阿图(54.7分)和乌克兰(58.0分)。NCD指标总得分与SDI值相关性r=0.33(慢性病早死率0.45,自杀死亡率0.09)。预计到2030年,能够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则要在2038年实现;能够实现SDG自杀死亡率目标的国家有15个,中国将于2024年提前实现。结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NCD指标上表现存在差异,中国实现SDG慢性病早死率目标形势严峻。国家间应加强多边合作,优势互补,降低沿线国家人民慢性病早死率和自杀死亡率,提升沿线各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传染性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站2018年份检测的35659份无偿献血血液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血液标本中的HBsAg、HCV-Ab以及HIV-Ag/Ab,同时利用核酸检测来检测血液标本中的HBV-DNA以及HCV-RNA、HIV-RNA,观察两种检测技术在其中的阳性率。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阳性率为1.27%,丙肝阳性率为0.87%,艾滋阳性率为0.21%;核酸检测乙肝阳性率为0.15%,艾滋阳性率为0.01%。结论:对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利用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一遍核酸检测能够更有效保证血液标本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童年期不良经历(ACE)对成年后健康的影响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对ACE的测量方法、其与成年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研究对ACE的测量范围不一,但目前的主要测量量表基本满足疾病预防的需求。绝大多数ACE类别会增加成年期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且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年龄和性别等的影响,但有研究表明童年期经历饥荒却与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基于累积不平等理论,ACE的发生可导致个体生理功能损伤或采取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直接或间接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但若因该经历而早亡则可能使关联方向逆转。我国仍需更多研究证明两者的关联及相关机制,并选择合理的ACE指标,为预防措施的提出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要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49例(儿童IM组)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228例(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组)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占同期住院患儿的0.91%(49/5 400),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的4.22%(228/5 400)。两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IM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组(P均<0.05);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儿童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扁桃体炎三联症是IM的典型临床表现,对发热伴扁桃体炎特别有扁桃体白色渗出的患儿,临床需重视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和CRP、肝功能结果检查,避免IM的漏诊及误诊、误治。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浏阳市长兴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为后续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 2019年 1月 -10月本社区 15岁以上常住居民 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 (39.21±12.64)分、 (4.32_+2.08)分、 (10.38±3.67)分。男性和女性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和态度得分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女性在行为方面得分明显高于男性 P<0.05;已婚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未婚人群 P<0.05;在不同年龄人群中, 35-60岁的人群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 15-35岁人群, 60岁以上的人群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享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得分明显高于非医疗保险人群 P<0.05;两组行为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高收入人群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要明显高于低收入人群 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得分最高,其次是初高中人群,初中以下人群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受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医疗保障情况、经济收入及学历的影响,女性、已婚、青壮年、高收入、有医疗保障及高学历的人群要高于相对应人群。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2月24日优先发布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前我国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的工作到了关键时期。虽然已明确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但也有学者指出消化道和眼部亦可能是病毒另外的传播途径。感染2019-nCoV是否会出现眼部症状以及疾病是否会通过眼部传染,是医学界和大众关注的问题,深入探讨该问题成为眼科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本文从病毒性疾病的眼部表现入手,分析眼部分泌物和泪液是否携带病毒、眼科医务人员和患者是否为病毒传播的另一高危人群,指出目前眼科研究的途径以及必要的防控措施,希望在抗击2019-nCoV的战役中贡献眼科医务工作者的一份力量。(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