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红细胞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影响及相应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红细胞冷凝集在某些情况下会干扰血细胞分析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样本处理方法,以减少红细胞冷凝集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经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HA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3组,A组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30例)、B组患者红细胞输注(30例)、C组患者血浆置换联合红细胞输注治疗(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各项数据。结果 统计治疗数据,治疗有效率A、B组低于C组,差异明显(P<0.05);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各指标对比,A、B组高于C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AIHA患者经血浆置换联合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治疗,有效性较高,能够促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具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并发症的护理观察效果。通过对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80例西藏地区HAP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本研究评估了护理观察在预防和管理并发症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观察措施能够显著降低HAP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观察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还能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进程。本研究为HAPC并发症的护理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强调了护理观察在HAPC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护理观察的最佳实践模式,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CHAP)患者的血压。方法:研究时间范围2022年1月-2024年1月,共选取在我院接受的80例CHAP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结果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压情况进行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脉压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CHAP患者患病早期舒张压出现明显升高表现,脉压差降低,需及时对其进行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两种不同方法学下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的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差异。方法:纳入在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测分析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29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其尿液样本,分别对患者进行尿沉渣镜检以及干化学法检测,观察对比样本的检测结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干化学法对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与尿沉渣镜检法有差异(P<0.05);干化学法对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与尿沉渣镜检法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尿沉渣分析与干化学法,对尿液中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各有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应将两者相结合,扬长避短,进行动态观察,以便于提高检测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的准确率以及敏感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液红细胞参数(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在诊断不同类型贫血患者中的有效性,以优化贫血的早期识别和分类。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了100名被初步诊断为贫血的患者,将他们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组接受标准的临床评估,而观察组则增加了详细的血液红细胞参数分析。使用了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来评估红细胞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观察组中,通过详细的红细胞参数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区分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示了良好的区分能力,AUC值分别为0.85、0.82和0.7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了15%。结论:血液红细胞参数的详细分析显著增强了贫血类型识别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策略的制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血疗法对继发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继发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进行放血疗法,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继发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进行放血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