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保证胃癌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应合理保留部分脏器功能,进行更符合解剖生理功能的胃肠道重建,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60例早期胃癌患者运用保留幽门胃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60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选取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胃癌根治术联用D2淋巴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保留幽门胃部切除术联用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通气和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增加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保留幽门胃部切除术治疗可使手术成功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远端胃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保留幽门胃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康复情况、营养状态、主观症状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排空时间、胃肠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主观症状发生率都更低,而营养指标水平则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幽门胃部分切除术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快速康复,降低传统术式导致的术后并发症高发和营养不良,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PPG)治疗胃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3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的PPG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戳卡设置采用"一"字布局,共轴方向为脐与脾门连线。幽门下动、静脉需要保留。以胃网膜右血管与幽门下血管分叉处为中心,从上、下、右、左四个方向及腹侧和背侧两个面进行游离和显露,完成幽门下区淋巴结的清扫。胰腺上缘的处理采用右侧膈肌脚入路法、左侧后腹膜腔入路法以及食管入路法相结合的策略来确定迷走神经后干及其属支分布,并判断与胃左血管的解剖关系。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和胃左血管贲门支离断胃左血管。淋巴结清扫的操作层面在血管周围神经纤维外侧。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无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40.0±26.4)(300~390)min,术中出血量(13.3±3.3)(10~20)ml,清扫淋巴结(26.7±3.9)(19~32)枚,保留幽门管长度(3.3±0.3)(3~4)cm,远端切缘(2.3±0.3)(2~3)cm,近端切缘(3.0±0.6)(2~4)cm。3例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首次排气为术后2~3 d,术后住院天数均为术后6~7 d。本组3例患者手术费用为(4.0±0.7)(3.3~5.3)万元。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PPG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0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胃远端切除术,观察组运用胃部分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胃排空功能与胆囊收缩功能指数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体重指数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7.5%,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癌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调整胆囊收缩与胃排空能力,稳定体重指数,减少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7例患者,采用胃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排空时间、通气时间、BM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PPG)对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至2005年12月对52例早期胃癌患者行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PPG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并与同期行远端胃切除术伴淋巴结清除的159例早期胃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PPG组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9.6%,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G组淋巴结清除范围D1为25%,D1+α(α=No.7)为25%,D1+β(β=No.8a和No.9)为34.6%,D2为15.3%;对照组121例(76.1%)D2以下,33例(20.7%)D2,5例(3.1%)D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累计5年生存率PPG组为92.3%,对照组9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其中淋巴结不同清除程度的累计5年生存率PPG组:D1为100%,D1+α为92.3%,D1+β为88.9%,D2为87.5%;对照组:D1为92.3%,D1+α为93.3%,D1+β为91.7%,D2为9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G组术后的复发率为5.7%,对照组则为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G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是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6例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患者,对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切除方式,对其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整个手术操作时间大约是135分钟到282分钟,手术操作平均时间为(208.00±45.00)分钟,手术过后一小时内将尿管拔出,1天到2天内将胃管拔出,并且开始进食一些流质类食物,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术后住院时间是4天到1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60±1.00)天。结论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实施后,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与节段性胃切除术都是通过胃壁的环周切除,从而实现贲门与幽门结构的保留,均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术范畴,但两种手术方式概念与手术原则存在显著区别。节段性胃切除术适用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作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其淋巴结清扫范围(No.1、3、4sb、4d、6、7、8a、9)、术中幽门下区血管以及迷走神经肝支、幽门支保留方式已形成广泛共识。节段性胃切除术目前仅作为一种研究性手术方式,其手术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临床中开展应充分重视其潜在伦理风险。临床上准确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概念与手术原则差异,将有助于后续相关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准确评价。
简介: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对胆囊动力学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查140例胃部分切除术后3年以上的病人,分为BillrothI式(40例)和Eiselsbeg式(100例)两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动力学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检者空腹和餐后30分钟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结果Eiselsbeg组胆囊空腹体积(BV)和胆囊最小体积(RV)明显大于BiUrothI组,两组比较P<0.05,同时显示胆囊绝对收缩体积(VOL)明显不佳。空腹血浆CCK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餐后BillrothI组CCK血浓度的上升梯度明显大于Eiselsbeg组。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减少了CCK的分泌,手术中容易损伤迷走神经前干和肝支,导致胆囊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胆囊排空障碍,诱发胆囊结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7例患者,采用胃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排空时间、通气时间、BM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效果比较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用于胃穿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7年8月胃穿孔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胃穿孔切除效果;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耗时、进食流食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胃穿孔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耗时、进食流食时间、术中出血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疗效肯定,可有效修补病变,获得良好近期效果,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复发率不如胃部分切除术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胃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7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年有6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16.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年有2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5.4%,两组比较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医师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发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9.13%),其复发率(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相比较,单纯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远期复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