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操作消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操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 720例患者中有 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 14.0%,其中 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 41.5%; 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 19.8%; 16例肠道感染,占 15.9%;皮肤黏膜感染 11例,占 10.9%;血液感染 9例,占 8.9%,其他 3例,占 3%。侵入操作比较频繁的前三位为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术以及插管洗胃术。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侵入性操作 消毒措施
  • 简介:摘要皮瓣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功能重建和体表器官再造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直接影响到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的监测方法应运而生。但术后监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仍然备受争议,尤其是侵入辅助监测技术,然而国内尚未见对其进行系统报道。本文旨在总结其优点和缺点,为临床一线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血管危象 微循环监测 侵入性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它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慢性肝损伤后的一种损伤修复反应,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假如在临床工作中能早期诊断肝脏纤维化,并且做到早治疗,就能改善慢性肝病的预后。所以,临床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是了解病情、决定治疗的关键。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新型分子标志物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由此导致了非侵入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该篇文章从直接及间接血清学标记物、显像技术方面等非侵入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纤维化 非侵入性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7—2019年浙江省人民医院ICU发生侵入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分析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I)千日感染率为0.0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分别为0.79‰和0.33‰。185例患者共分离到186株病原菌,其中CVCI和V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KP)、鲍曼不动杆菌(AB)和铜绿假单胞菌(PA)在CVCI分别占37.21%、13.95%和6.98%,在VAP中分别占29.03%、32.26%和9.68%;CAUTI的优势菌株真菌占50.62%,均为热带念珠菌感染。KP、AB和PA多重耐药率分别为32.61%、72.22%和47.06%。念珠菌对两霉素B敏感,但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超过44%。结论浙江省人民医院ICU侵入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分离的部分病菌有多重耐药现象。

  • 标签: 感染 重症监护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拟行侵入镜检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疾病决策参与能力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两者相互关系,旨在提高患者参与意愿和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拟行侵入镜检的1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量表和患者决策参与能力测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并分析拟行侵入镜检患者健康信息搜寻与决策参与行为现状及相关关系。结果拟行侵入镜检患者健康信息搜寻态度(24.65 ± 3.31)分,信息需求(61.26 ± 5.21)分,信息来源(47.39 ± 7.97)分,获取信息障碍(25.73 ± 4.77)分;疾病决策参与能力总分(104.55 ± 21.56)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息搜寻态度、信息需求、信息来源与疾病决策参与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为0.756~0.947,P<0.001);获取信息障碍与疾病决策参与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值为-0.217~-0.168,P<0.05)。结论拟行侵入镜检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态度处于中等水平,信息需求水平较高,但搜寻途径较为受限,存在一定程度信息获取障碍;患者信息搜寻态度越积极,疾病决策参与能力越强。建议医护工作者基于患者健康信息需求导向,依据其信息搜寻行为特点,对患者掌握资讯的不足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摆脱决策困境,改善健康结局。

  • 标签: 侵入性镜检 信息搜寻行为 疾病决策参与
  • 简介:摘 要:雷电一直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引发变电站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变电站内主要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大多没有恢复能力,万一遭雷害损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变电站进行雷击相关的研究,进行防雷保护。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的各种防雷措施及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变电站防雷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难点技术攻克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过电压 变电站 防雷保护
  • 简介:摘 要:电线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工具,针对在装修过程中能准确获取墙内电线走向,以防止外力破坏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的墙埋电线检测仪。仪器采用非侵入式检测技术,利用 HMC1022磁阻传感器实现对墙体内通电导线的检测,无需伤害墙面,也无需与电线安装在一起。该检测仪器整体结构小巧简单,灵敏度高,误差范围小,能够实现精准定位。通过实验结果该仪器能够准确获取电线的位置、走向、以及深度,是一种实用的非侵入式墙埋电线检测仪。

  • 标签: 墙埋电线检测 非侵入式 HMC1022磁阻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接收干眼症患者 101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诊断后,相应制定针对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开展干眼症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可有效准确诊断干眼症患者具体症状,相应制定针对治疗方法,对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疾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 干眼症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脑卒中已成为全球首位的致残疾病,神经康复致力于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功能康复方案。随着对脑卒中后存在大尺度水平神经网络功能重组的了解,通过对神经网络中连接状态的调节可以引起神经功能的改善。非侵入脑刺激(NIBS)技术作为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神经调节技术,已应用于脑卒中后异常神经网络模式的调节,研究表明这种刺激诱导的神经重组与传统康复锻炼诱导的神经重组不仅在神经成像数据上,而且在行为改善上可以达到同样疗效,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功能康复开拓了新局面。

  • 标签: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脑卒中 神经网络 连接分析
  • 简介:【摘要】制氢站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其低压电源系统总配电盘在原始设计时没有设计防电涌装置,存在一定风险,本文通过防电涌装置的选型及计算,及时推动解决了这一设计隐患,同时也给其他电厂提供一定的防雷评估以及设计消缺等参考。

  • 标签: NCS 改造
  • 简介:摘要:当前,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任务,也为幼儿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德行成为了幼儿园的一项关键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将爱心与德育有机结合,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就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 标签: 幼儿园 德育教育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早期症状不明显,异质强且恶性程度极高,目前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预后差,临床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HCC的诊断。存在于血浆、血清、外泌体、唾液等体液中的lncRNAs包括SNHG1、HEIH、HULC、Linc00152、ZFAS1、Uc001ncr、Ax800134、LRB1、UCA1、D16366、ENSG00000258332.1、LINC00635、LncRNA-ATB、LINC00161、LncRNA-PCDH9-13:1等。lncRNA与AFP联合应用、lncRNA相关风险评分系统和外泌体竞争内源RNA(ceRNA)生物标志物面板可有效提高lncRNAs对HCC诊断和预测效能。

  • 标签: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非侵入性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新能源市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201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 2574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 3011万千瓦,共计 5585万千瓦 。风力发电项目的输电线路中,风机所配置的 35kV箱变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在输电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或反击的情况下形成的,雷电能量通过线路传入风电场主变压器 35kV侧,如果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雷电能量未充分衰减,则在到达变压器时就可能导致绕组匝间或中性点绝缘损坏。本文就变压器 35kV侧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和抑制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变压器 输电线路 雷击 雷电侵入波 避雷器。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正常卵巢体积的比值、卵巢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复位前体积的比值。统计保守手术后患儿卵巢保留成功率、血栓发生率、再扭转发生率、腹疼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肿瘤恶变率。结果71例卵巢扭转患儿接受了保守手术治疗,年龄为(6.51±3.98)岁,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从发病开始到接受手术的时间为(43.91±17.37)h。本组患儿腹疼的发病时间和缺血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r=0.85,P<0.01)。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扭转卵巢复位术。所有复位卵巢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2例患儿出现一过发热,所有患儿腹疼的症状和体征术后均逐渐消失。所有复位的扭转卵巢随访过程中未发生再扭转。69例非恶性肿瘤卵巢扭转复位后,随访观察未发现恶变情况。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卵巢再扭转或者因保守手术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需要的非计划二次手术。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提示卵巢保留的成功率达98.60%。结论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具有可行,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指南规范,术前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解释病情,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标签: 卵巢扭转 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 卵巢扭转复位术 卵巢肿瘤剥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ICU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1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人数、愈合时间、压力损伤分期、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护理水平[采用自制护理技能评分量表]及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结果: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压力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MDRPI相关知识、医疗器械操作、健康教育、皮肤微环境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是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疾病谱广泛,主要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差异巨大,与遗传、表观遗传、种族、性别、年龄、饮食、运动、饮酒、肠道微生态、并存疾病,以及激素和代谢状态等危险因素的异质有关。重视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异质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的分层管理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果。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代谢紊乱 酒精 肝硬化 自然史
  • 简介:摘要随着对压力损伤研究的深入,压力损伤相关疼痛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其定义尚不统一,且缺乏针对的评估工具。本研究系统检索了1995—2019年发表的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分析其概念,明确其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提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属性,同时对慢性伤口相关疼痛和伤口相关疼痛等相关概念进行澄清,并用典型病例阐明概念。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疼痛 概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在胃炎(GCP)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搜集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GCP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共纳入9例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44~66(59±7)岁。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并总结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结果9例GCP患者,病灶位于胃底3例,胃窦3例,贲门、胃体小弯侧、胃体大弯侧各1例;2例病灶以实成分为主,7例病灶以囊成分为主;CT表现为胃壁增厚3例,类圆形或圆形团块影突向胃腔6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成分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4例;静脉期病灶实成分渐进型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强化不明显5例、渐进中度强化4例;囊肿表面衬有完整的黏膜层7例、黏膜层欠光整2例。结论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CT检查可提供GCP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病变周围情况等信息,对GC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进行家族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涉及胆汁酸形成及分泌各个环节。依据其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分为PFIC 1-6型。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突变基因被鉴定出来,如ABCC12、VPS33B等,使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化。PFIC临床以进行的黄疸和瘙痒、不同程度生长发育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为特点。除PFIC3外,其他各型PFIC血清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大致正常,此点为临床诊断该病重要线索。但各型PFIC在发病年龄、病情轻重、肝外症状、预后等方面各有特点,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治疗包括营养、药物、非移植手术治疗及肝移植。近年来转运体、基因治疗等的研究为PFI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胆汁淤积 基因突变 瘙痒 治疗 儿童